“濟寧也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了!”。記者昨日從濟寧市文物局了解到,在第十屆中國歷史文化名樓論壇上,濟寧太白樓被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專業(yè)委員會接納為新成員,正式步入中國歷史文化名樓行列。濟寧文化名城建設再添一張靚麗名片。
太白樓是濟寧的一座標志性建筑。唐開元24年(736年),詩人李白與夫人、女兒遷居任城,每天到“太白樓”飲酒消遣,在此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唐咸通2年(861年),沈光為該樓篆書“太白酒樓”匾額。明洪武24年(1391年),“太白酒樓”重建并更名“太白樓”,該名一直沿用至今。如今的太白樓,是在古太白樓舊城墻上重建的,占地5954平方米,樓內(nèi)有唐代以來文人墨客的贊詞、詩賦,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樓》等碑碣50余塊,并有罕見的李白手書“壯觀”斗字方碑,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去年以來,太白樓開始積極申報歷史文化名樓,并今年4月正式遞交“中國歷史文化名樓”申請書。在12月9日舉行的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年會暨第十屆中國歷史文化名樓論壇上,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專業(yè)委員會會長、秘書長和全國歷史文化名樓代表一致表決同意,接納山東濟寧太白樓為委員會的第14名新成員。據(jù)了解,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專業(yè)委員會主要致力于名樓文化的保護,挖掘名樓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推動名樓文化保護機制的形成,指導名樓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該委員會成立于2004年,由湖南岳陽樓等六家名樓發(fā)起,經(jīng)九年發(fā)展,委員會成員已增加到13家,包括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蓬萊閣、鸛雀樓、大觀樓、閱江樓、天心閣、天一閣、鐘鼓樓、城隍閣、望海樓(泰州)、望海樓(溫州)等。此次太白樓當選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對促進濟寧李白文化的研究和傳承,加強太白樓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擴大濟寧太白樓的影響,增強濟寧的歷史文化底蘊,推動濟寧文化名城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