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材料不齊,重大建設項目先行受理
今年,因為教學需要,青島大學要建設科研中心和醫(yī)學教育綜合樓,跑審批手續(xù)的“重擔”再次落到了基建處副處長張飛雁肩上。
不過,這次審批經(jīng)歷著實讓他有些“驚喜”:“審批大廳的工作人員主動帶著我到窗口辦理,以前至少需要12個工作日的規(guī)劃選址初審,僅用了3個工作日。”
張飛雁的“驚喜”,得益于青島今年開始推行的市級重點項目審批綠色快速通道,“容缺受理”和“容缺審查”是這項制度的核心。“簡單來說,就是當建設項目申請審批事項的材料不齊時,項目單位作出書面承諾,審批部門可先行受理、審查,出具初步審查意見,這份初步審查意見可作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審批的依據(jù)。當項目單位將申報材料準備齊全、達到法定審批條件之后,再由各審批環(huán)節(jié)的相關部門按法定程序出具正式批準文件。”青島市審批資源交易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馬勇介紹。
“容缺受理”和“容缺審查”,讓青島市從建設項目審批這塊“海綿”里又擠出了不少時間。今年上半年,青島市建設項目審批平均提速41.3%。
據(jù)了解,這一制度在重點項目審批試用一段時間后,將在全市所有審批項目中推廣實施。
>>>辦事感受: 不僅快了,也更方便了
身為青島大學基建處副處長,張飛雁常年奔走于審批一線,對于以往建設項目審批的復雜與低效深有體會。“審批時間經(jīng)常以年計,往往年初立項,年底才能開工,一旦錯過了工期,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對于新模式帶來的變化,張飛雁頗為感慨。“不僅快了,也更方便了。比如,在發(fā)改委立項中,城市建設類企業(yè)要辦核準,以前需要遞交10項材料,現(xiàn)在只需要遞交2項材料即可。”
延伸閱讀:乳山187名學生通過生源地助學貸款審批解燃眉急臨沂砍掉近一半市級行政審批項目 5部門實現(xiàn)零審批臨沂砍掉近一半市級行政審批項目 5部門實現(xiàn)零審批南京千年石刻遭垃圾圍堵 文物局:規(guī)劃正在審批12月1日起 濟寧模擬審批讓重大項目開建“零等待” 日照公布一批老賴名單 將在行政審批等方面受限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