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市民購物的場所,除了雜貨市場就是大型商場,不僅要接受高昂的售價,而且無從比價。但是,自從網購盛行后,消費者仿佛一夜之間找到了自信,尤其是淘寶網推出的“光棍節(jié)網購狂歡節(jié)”,更是打破了市民的傳統消費觀念。時下,正式進入“購物雙11”時間,大幅低于專柜5折的售價與包郵的誘惑力不容小覷。昨日,記者來到市區(qū)多家綜合商場,發(fā)現品牌服飾、名牌箱包鞋帽、熱銷數碼家電,或多或少都收到了“雙11”的影響,“不降價就賣不動”與“持卡消費”成為實體店的隱痛。
一樓超市人頭攢動二樓服飾門可羅雀
前日傍晚,記者首先來到了位于濟北新區(qū)的佳世客購物廣場,剛進一樓發(fā)現人頭攢動,市民就餐、購物兩不誤,值得注意的是,該商場一樓基本是餐飲與超市。隨后記者來到了二樓,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位于該樓層的美食廣場、家電賣場、品牌服飾專柜區(qū)、書店四者的境遇可謂大相徑庭:餐飲區(qū)“擠破頭”,服飾店“稀稀拉拉”,家電賣場“靠售貨員撐人氣”,書店更是“人煙荒蕪”。這樓上樓下的強烈反差,讓記者不禁唏噓實體店面的生存現狀。昨日中午,記者再次來到這家商場,當一樓多家餐廳內座無虛席的時候,二樓休息區(qū)竟有市民躺倒大睡。記者隨即采訪了二樓某運動服飾店員,“現在專賣店的服裝不好賣,所以像我們這樣的大牌子專賣店,同時間才兩個店員,像那些職業(yè)裝店面只需要1個店員就夠啦,因為客戶不多。”
只有打折才開張售貨員都網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