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總統(tǒng)總理同日出面辯護
“土耳其總理駁斥北約對土采購中國導彈的批評”,土耳其《每日新聞》以此為題報道埃爾多安23日的表態(tài)。文章稱,在北約宣布要在土耳其導彈采購決策中有發(fā)言權一天后,埃爾多安對越來越強的國際批評進行反駁。他說,沒有人有權“遮蓋我們獨立的看法”,土耳其作出的選擇沒有問題。土方已經(jīng)和中國進行了一次演習,而且這一演習也已知會北約。法新社稱,埃爾多安還對記者表示,目前中國提出的條件最優(yōu)惠,包括能滿足土方在本國進行聯(lián)合生產(chǎn)的要求。針對北約提出的兼容性問題,埃爾多安反駁稱,許多北約成員國也在使用俄羅斯的武器設備。不過他同時表示,協(xié)議還沒有最終確定,目前土中雙方正在進行磋商,他將同國防部長、參謀長等共同做出最后決定。
同一天,土耳其總統(tǒng)居爾也就這一問題出面辯護。他表示,跟中國聯(lián)合生產(chǎn)導彈有助于土耳其推進國防產(chǎn)業(yè),保護國家利益。土耳其高度重視同盟友的關系,但“在做此類決策時自然要考慮國家利益”。居爾還對記者說:“此事涉及很多技術問題,所有技術問題都被評估后才得出這個結果。”
在土耳其最高層連續(xù)做出回應之際,西方正加大對土耳其的施壓。22日在北約防長會議期間的記者會上,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對土耳其購買中國導彈進行“敲打”。他說:“北約的立場非常明確,(北約成員國)購買什么樣的設備是自己的事情,應有成員國自主決定。但是從北約的角度來看,各成員國的反導系統(tǒng)必須與北約其他成員國的系統(tǒng)相匹配,應具有"互用性",這點非常重要。我們相信土耳其知道北約的這一立場,也相信土耳其政府在做最后購買決定之前會考慮北約的這一立場。”《環(huán)球時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本來聚焦2014年的阿富汗以及北約與俄羅斯的合作等問題,波瀾不驚的會議反倒因為“中國導彈”問題引發(fā)了媒體關注。
《土耳其周刊》網(wǎng)站24日稱,美國國務院副發(fā)言人哈爾夫23日就土耳其準備與中國公司進行導彈合作表達關切。她強調(diào),這家中國公司現(xiàn)在受到美國的制裁,土耳其應該選擇與北約盟友兼容的導彈系統(tǒng)。路透社稱,美國駐土耳其大使24日向土耳其表達“嚴重關切”,他同時表示,已經(jīng)就此與土耳其展開“專家對話”。
法新社稱,安卡拉上月宣布同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啟動價值34億美元的協(xié)議談判后,便激怒土耳其的北約盟友,特別是美國。這家中國公司過去10年來遭到美國一系列制裁,并被指責向伊朗和巴基斯坦出售武器和導彈技術。日本《外交學者》稱,北約近來加大反對土耳其采購中國導彈系統(tǒng)的壓力,有北約官員把中國的導彈系統(tǒng)稱為“病毒”。一名北約國家駐土耳其大使更是表示:“我不知道為什么土耳其人無法認識到北約認為今后20年安全威脅會來自中國這個簡單事實。防空導彈系統(tǒng)是可預見的未來最重要的防務問題,而中國將被置于放大鏡下!
【環(huán)球時報駐比利時、土耳其、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杰 李牧 青木 甄翔 柳玉鵬】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