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崔帥
種地拿大獎,爭當玉米王。眼下,在兗州,由農業(yè)部門主辦的玉米糧王大賽熱鬧開場。
在新驛鎮(zhèn)西東村村民王新文的玉米地里,專家們認真進行了實地的測量、取樣和記錄。為了能有個好收成,今年,王新文在玉米種植上可以說是下足功夫。談起種地,老王告訴記者,莊稼講究“三分種,七分管”,除了精選良種,科學管理是關鍵。
王新文:我這塊地,是嚴格按照科學種田,到正規(guī)廠家購買種子,化肥,農藥。到玉米一米高的時候,打藥化控,等到莊稼覺的旱,我就接著澆,只要看出來地里挖不動了再澆就晚了。到收獲的時候嚴格按照農技站下發(fā)的收獲時間進行收獲。
當看到專家初測的畝產達到690多公斤時,王新文對拿好成績信心十足。
為深入推進糧食高產,培養(yǎng)一批學科技、用科技的典型示范戶,今年,兗州市農業(yè)局聯合農機局、郵政局等部門繼續(xù)在全兗州市開展了玉米“糧王”大賽活動。
兗州市農技站站長 王燕:今年玉米糧王大賽,全兗州市共報名了35戶,實打驗收的程序就是按田間實地去一分地左右,也就是六七十平方米左右,把全部玉米穗掰下來,通過稱鮮重,在計算出值率,最后測水分,算出實際產量,最后根據實打驗收的結果,取前10名進行獎勵。
比賽只是形式,轉變農民的種地理念才是關鍵。通過糧王大賽,種糧示范戶成了當地的技術專家,帶動了全兗州市的糧食生產。目前,兗州市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片已建成5萬畝,每年收獲秋糧都在25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