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據(jù)《齊魯晚報》報道,經(jīng)過協(xié)商、論證,山東省文物局、國家開發(fā)銀行山東省分行、濟寧市人民政府日前確定了“十二五”期間第一批合作項目28個,總投資達到了259.8億元,其中貸款174.1億元。這筆貸款主要用于推動曲阜片區(qū)文化遺產(chǎn)保護。
濟寧市文物局局長孫美榮介紹,曲阜市的8個項目中,包括明故城恢復改造、尼山圣境、魯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等,這些工程此前在與世界銀行的合作中已經(jīng)啟動,這次與國開行的合作,將進一步加速推進這些項目建設。
魯國故城是孔子當年生活的城池,1961年被列入了第一批國保單位,2010年由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開始建設考古遺址公園,總投資需要100億元。去年,國家和省文物局撥款1.9億元,仍有巨大的資金缺口。國家開發(fā)銀行將對其一期工程貸款23.3億元,加上地方配套12億元,項目總投資達到35.5億元。
曲阜明故城內(nèi)古泮池區(qū)域和老街巷改造的恢復改造工程,國家開發(fā)銀行將對其貸款10億元,世界銀行前期曾經(jīng)對這個片區(qū)貸款1.1億元進行改造,但是還有2.8億元的地方配套資金缺口,這次不僅解決了配套資金,還擴大了可改造的范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鄒城市嶧山文化旅游綜合開發(fā)、伏羲廟文化遺址公園、邾國故城遺址公園建設項目的貸款都比較大,這三個項目總投資20億元,其中貸款13.4億元。
在這一批項目中,濟寧城區(qū)有10個項目。多數(shù)是對濟寧老城區(qū)的保護和恢復工程。其中就涉及了包括東大寺維修與竹竿巷恢復項目、濟寧浣筆泉保護與周邊開發(fā)項目,并且其中也包括濟寧市博物館新館的建設項目。
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楊義堂說,竹竿巷的恢復建設,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拆除重建,而是將對建筑的外立面進行仿古改造,在最小破壞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進行恢復。在合作項目手冊中記者看到,這一工程預計投資5.5億元,力求使竹竿巷形成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仿明清式樣的景區(qū)。
記者還注意到,濟寧市博物館新館的建設也在其中,計劃總投資3.5億元,目前正在選址當中。新館將建設一座多功能、全方位、現(xiàn)代化的綜合性博物館,主要包括濟寧精品文物展廳、濟寧千秋展廳、濟寧運河文化展館等10多個展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