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接力連連傳。經(jīng)過三個半小時的行程,下午4點半,供者干細胞順利抵達小譽譽所在的醫(yī)院。
大眾日報、山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紛紛趕赴醫(yī)院采訪報道小譽譽移植手術。
23日,伶俐可愛的小譽譽在手術室內(nèi)翹首以盼愛心接力傳遞來的救命血。
齊魯網(wǎng)河北9月23日訊(特派記者 于鵬 李晨 楊嘉慶)生命誠可貴,愛心價更高。23日,山東濟寧患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女童譽譽進行骨髓移植手術。為了呵護這個小小的生命,魯津兩地及社會愛心人士共同鑄起一列“生命高鐵”,以最快的速度,再次上演一場轟動感人的搶救生命的愛心接力。
骨髓救人是種責任
23日晚8點,山東濟寧女童小譽譽成功接收骨髓移植手術。而恰恰,這個與小譽譽非親非故,毫不相干的骨髓捐獻者也是一名山東人,一名高齡的女性骨髓捐獻志愿者。
記者了解到,這位骨髓捐獻志愿者為山東某地,年齡最大的骨髓捐獻者。在中秋節(jié)假期間,泛起跟親朋好友團聚的時間,置身來到濟南一家骨髓提取醫(yī)療機構,提前做好采髓的各項工作。
中秋假期剛過,這位無償捐獻者便躺在了捐獻病床上,用自己的骨髓,點亮正在千里外等待回輸骨髓的小小生命。
“誰碰上都會做的,沒什么可采訪的”,這是記者23日上午,志愿者在捐獻過程中對記者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一種無私與責任從這位高齡供者開始傳遞。
魯津媒體聯(lián)動 結成公益聯(lián)盟
自6月29日,小譽譽媽媽殷曉霞所發(fā)布的微博求救于“山東發(fā)布”之后,社會好心人、媒體紛紛關注起這位小小的生命。
由于當時譽譽正在天津接受治療,魯津之間,以天津《渤海早報》、《齊魯公益聯(lián)盟》等為主的媒體和媒體公益組織不約而同的聯(lián)動在了一起,為小譽譽籌集款項。
截止到9月15日,共接受捐款617482元,接到國內(nèi)外所撥打來的愛心電話千余個。一時間,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短時間內(nèi)為小譽譽接受骨髓移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虛擬與現(xiàn)實一場跨空間的愛心接力
“寶貝,加油。加油,寶貝!”一句簡單的網(wǎng)友留言,在小譽譽媽媽殷曉霞的微博中成為了最感動的祝福。記者在其微博中看到,近千個網(wǎng)友得知小譽譽接受移植手術后,紛紛在微博中留言,鼓勵小譽譽及其他們的父母要勇敢地站起來,明天會更好。
一時間,齊魯網(wǎng)熱線電話也紛紛接到愛心網(wǎng)友打來的電話,詢問小譽譽情況,共同鼓勵幫助小譽譽度過這個人生的難關。
時間就是生命,志愿者骨髓在從濟南轉移過程中,濟南槐蔭交警聞訊后,并其在官方微博中編輯愛心信息,幫助傳遞愛心接力。還專門安排交警王玄飛駕駛魯A9105警車,一路護送醫(yī)護人員至濟南西站乘坐最快列車抵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