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訊(通訊員 馮兵 宋佑霞)2004年,山東省曲阜市小雪街道前宣東村有了第一所“老年周轉房”。一室一廳一廚一衛(wèi)一院,從普通的老年周轉房,到老年公寓,再到老年公寓樓,這幾年,農村養(yǎng)老模式不斷完善,逐漸破解農村養(yǎng)老難題。拋開傳統(tǒng)的四世同堂理念,和兒女分開,搬入公寓生活,新觀念讓更多的農村老年人實現(xiàn)“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一室一廳一廚一衛(wèi)“周轉房”不簡單
一室一廳一廚一衛(wèi)一院,這是山東省曲阜市小雪街道鐵爐社區(qū)老年公寓的一個普通公寓!霸蹅冞@是老年公寓,其實就是老年人的家。老人在這兒住,和在家住一樣舒服!辫F爐村支部書記江廣富告訴記者,鐵爐村和其他幾個村進行新農村改造,建起了一排排樓房。可是,很多老年人住慣了平房,不愿搬到樓房里住。為了方便老年人生活,鐵爐社區(qū)集體出資150多萬,新建了老年公寓。
凡是年滿70歲的老年人,不愿和兒女一起居住,就可以提出申請,免費入住老年公寓。2012年10月,85歲高齡的孔憲英奶奶搬進了鐵爐社區(qū)老年公寓,小小公寓被孔奶奶收拾的井井有條?啄棠陶f,和孩子們一起住,不如和姐妹們一起住,說說話、聊聊天,生活舒心。江廣富說:“現(xiàn)在,不是提倡孩子和父母家之間,最好保持一碗湯的距離。老年公寓挨著社區(qū)樓房,方便老人和子女互相串門,多走動!
政府投資興建的敬老院,主要是面向五保老人,滿足他們的基本養(yǎng)老需求。各村、社區(qū)組織建設的老年房、老年公寓,則能滿足村里其他老年人的需求。2004年,第一所“老年周轉房”在曲阜市小雪街道前宣東村落戶。近10年時間,全街道已有9個村完成“老年房”建設,破解農村養(yǎng)老難題。
從無人問津,到排隊等入住
建設老年周轉房、老年公寓,這是一項惠老敬老的好政策。然而,早在2004年,山東省曲阜市小雪街道前宣東村老年公寓剛建成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無人入住,老年公寓竟然閑置!2000年左右的時候,我們就發(fā)現(xiàn)很多老年人和孩子一起居住,兩代人之間有代溝,生活還不方便,經常鬧矛盾、生氣、斗嘴。要不要建老年公寓,我們村兩委開了幾次會討論,最后,還是決定建。建好了,卻無人問津!鼻靶麞|村支部書記楊超說,“我們和村民聊才發(fā)現(xiàn),有些老年人想來住,可孩子們不同意,擔心鄰居們說閑話‘這家人不孝順’。我們就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讓老年人和孩子都轉變觀念。”
老年人搬到公寓住,和孩子距離變遠了,關系卻更融洽了。如今,前宣東村的很多老年人排隊等待住進老年公寓。除了建設老年公寓,前宣東村組織開展敬老好兒女評選、利用村里遠程教育設備宣傳孝德文化,逐漸形成敬老尊龍愛老的社會好風氣。從老年周轉房到老年公寓,硬件設施不斷完善,農村走出一條特色養(yǎng)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