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因為當年開發(fā)沒有守住河岸紅線,現在可治理的空間很小了!痹撝笓]部工作人員遺憾地說。不過,他認為,雖然當年的開發(fā)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總體看來效果是顯著的,應該吸取前面的教訓再繼續(xù)開發(fā)。
如何讓運河活起來、亮起來
“濟寧的歷史,就是一部因水而興、因水而強的歷史,運河就是濟寧的母親河!倍艖c生深有感觸地說,因為濟寧段運河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元明清三代都把濟寧作為治運司運中心,都派設了最高治運司運機構和相應的軍事機構常駐濟寧,這也是為什么濟寧無愧“運河之都”稱號的原因。但現在,運河總督衙門已難尋蹤跡,不少船閘、橋梁都消失無蹤了,那些當年修建的南方風味的園林也所剩無幾!耙屵\河亮起來,就得先讓與運河的水活起來!倍艖c生激動地說,而他認為恢復南旺分水工程則是解決運河活水的根本方法。
杜慶生認為,應結合建設南旺樞紐工程遺址公園,抓住時機修復南旺分水樞紐工程,這項工程理所當然就包括修復自南旺分水口經長溝至濟寧城區(qū)段的老運河,這樣就可把大汶河水引入城區(qū),從根本上解決老運河等幾條河道水活流清的問題!凹词共荒苋炕謴,恢復一部分作用也會很明顯。只要把大汶河的水引過來,城區(qū)的水就完全不是問題!
而記者了解到,有關城區(qū)水源的問題,濟寧市在2007年就提出了“加大河湖水系綜合治理,實現水系貫通,水活流清”的要求,濟寧市水利局提出了溝通泗河、大汶河等外圍水系引水入城,實現泗河、大汶河、梁濟運河三河聯(lián)引的初步方案和遠期設想。2008年濟寧實施了引泗、引洸入城工程,引水流量達每秒5立方米,雖大大改善了城區(qū)河道的水環(huán)境,但水量不能完全滿足城市內河活水需要。為開辟新的引水水源,從2008年開始,濟寧市政府曾多次論證引汶入濟工程。
杜慶生還提到,如果要真正實現城區(qū)“水活流清”,只引水還不行,還應該讓城區(qū)水循環(huán)起來,把梁濟運河和古運河、洸河、府河、越河,以及小北湖、王母閣等“四大水系”全部貫通,恢復老城區(qū)“四面環(huán)河,萬戶臨水”的景象,并實現湖河相連,凸顯水城特色。
而有關兩岸的規(guī)劃設計,他認為,建設得太過于擁擠,而且不少建筑并不能凸顯出運河的古味,反而有些沖淡了!靶闼墙ǔ梢粋商業(yè)廣場并不合適,應該按最初的規(guī)劃,建成運河文化主題廣場,和太白廣場相互輝映!倍艖c生說,而且就整個城區(qū)來說,老城和新城應該區(qū)別開來,老城區(qū)建筑應該適當降低層次。他介紹,杭州市為確保西湖一次申遺成功,開展了“降周邊高樓,減商業(yè)設施”為主要內容的大規(guī)模整治活動,對香格里拉飯店東樓、華北飯店主樓建筑等盡管檔次很高但對西湖核心區(qū)影響較大的建筑物,采取了降層等方法予以整治。蘇州、揚州等運河沿線城市,對老城區(qū)建筑在體量、外觀、色調上都有嚴格限制。
而濟寧在這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老運河河灣南岸緊靠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大寺周邊的商業(yè)樓,應該降低層次,并騰出充足的保護空間。而且,政府需要制定相關條規(guī),依法劃定老城建設保護控制范圍和具體的實施細則!俺醪娇紤],東自小洸府河,西至濟安橋路,北起洸河路,南到濟荷公路,可劃為保護控制的范圍,在設計體量上嚴格控制在6層以下,在外觀、色調上以明清風格為主,可以是青磚青瓦,也可以是白墻灰瓦。”杜慶生建議,要對運河兩岸留足保護空間,對涉及老運河的本體文物,諸如橋梁、閘壩、碼頭、堤堰等,在實施各類工程時應切實加以保護。
“老運河是濟寧最寶貴的財富,是濟寧的‘根’!”杜慶生激動地說,不僅要保護好,更要發(fā)展好,依靠運河把濟寧發(fā)展為沿運河的旅游城市!安亮翝鷮幍难劬,真正把運河變?yōu)闈鷮幾顬轫懥恋囊粡埑鞘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