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金鄉(xiāng)縣財政部門針對農村人口多、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迅速這一特點,堅持把支農政策培訓作為推進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的關鍵措施,實施基層財政“強基固本”工程的重點內容,提升財政資金管理水平的基本環(huán)節(jié),轉變工作思路,一改由原來單一支付資金到參與整個支農培訓全過程工作方式,著力整合資源,創(chuàng)新思路,提升效果,有效推動了強農惠農工作。
整合資源,加強合作。針對支農政策涉及面廣和培訓對象多、分散的特點,金鄉(xiāng)縣財政部門從進一步完善組織機制,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入手,加大對支農政策培訓工作的調度和落實力度,加大工作指導,促進培訓工作均衡發(fā)展。同時,注重加強與經管、農業(yè)部門的合作,充分依托部門力量和社會資源,逐步形成多部門聯動配合、分工協作、優(yōu)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培訓機制,確保了培訓工作的共同推進、全面提升。
找準重點,按需施教。把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作為工作的重點基點,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堅持先調研、后培訓,準確把握培訓實際困難問題和受訓對象需求,按其所需確定培訓內容,做到讓受培訓者真想學、聽的懂、用得上。并及時總結了解、發(fā)現問題,在此基礎上確定相關培訓重點和課程,提升了培訓課程的吸引力、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查找癥結、對準需求、正面突破,有效提升了支農政策培訓對象的普遍好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內外結合,多方位培訓。以培訓效果和質量為導向,多形式、多層次、多載體地開展財政支農政策培訓。在培訓方式上,堅持請上來與走下去相結合,農閑時間進行集中培訓、封閉管理,農忙時間則帶師資深入基層,直接送培訓下鄉(xiāng),實現就地就近培訓。在培訓載體上,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在強化課堂培訓的同時,通過開展網絡學習、設立政策咨詢服務網站和熱線、組織政策下鄉(xiāng)服務活動等,彌補課堂培訓受訓者面窄量少等不足。將財政支農政策的培訓滲透到各個角落,真正讓農民知道政策、了解政策,推動政策落實。
完善制度,做到有章有法。以建立財政支農政策培訓工作長效機制為目標,積極同農業(yè)部門聯合辦公,進一步完善培訓制度,規(guī)范培訓管理,將制度建設和規(guī)范化管理貫穿于支農政策培訓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同時,強化督導檢查,及時了解基層培訓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全面提升培訓工作水平。(孟嫻 張輝)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