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博取同情、借機討要錢財?shù)穆殬I(yè)乞討人員和習慣于流浪生活不愿接受救助的人員,救助人員常常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無奈和尷尬。救助理念里同時還有一項“保護性救助”,如果遇到真正無力解決食宿、不能保證自身安危而又不愿去救助站的流浪人員,工作人員會為他們提供食物、棉被等用品,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尤其是冬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流浪乞討人員,如果他不愿意去救助站,除了提供基本的物資,我們還要定期去看一下,不能讓他發(fā)生意外。”李尚民站長告訴記者。
除了救助真正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還面臨著為一些正常人提供臨時性救助。近十年來,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到城市來打工、做生意,投親靠友的人越來越多,有時候被騙被偷沒錢回家,就會到救助站來求助!懊磕旰罴偈乔嗌倌昃戎叻迤,有許多青少年來見網(wǎng)友,結(jié)果被騙沒錢回家!崩钌忻裾f,還有一些人鉆救助政策的漏子,裝成錢包丟了、遭搶劫等,到救助站來騙吃喝、騙住宿、騙取火車票,侵害了正常受助人員的利益!半m然有這樣的人存在,但是只要有人向我們求助,并且符合我們救助的條件,我們還是會全力進行救助!崩钌忻裾f道。
未成年人流浪多為家庭原因?qū)е?/P>
前段時間,救助站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了13歲的重慶少年小剛(化名)。小剛的父親雙眼失明,母親早年就離開家外出打工,享受不到家庭溫暖的小剛決定外出尋找母親,但是他并不知道母親在哪座城市。就這樣輾轉(zhuǎn)流浪,到達濟寧時小剛已身無分文。小剛被送到救助站后,工作人員向小剛了解情況,但是固執(zhí)的他并不愿意回家。工作人員耐心給小剛做工作,兩天之后,小剛說自己的家在重慶!拔覀兞ⅠR買車票到重慶,派了兩個工作人員送他回家!本戎靖闭鹃L李兵介紹,“到重慶要20多個小時,一夜沒合眼,稍微不留神他可能就跑丟了。我們把他送到地方懸著心才能放下來!
2003年6月,國務院正式公布《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到今年新型救助管理制度已經(jīng)實施了十年。十年來,濟寧市僅第一救助站就救助近3萬人,其中未成年人有3000多人!斑@些未成年人年齡集中在12至16歲,經(jīng)我們了解情況,發(fā)現(xiàn)他們大多數(shù)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或者父母在外打工,沒有時間照顧他們!崩畋嬖V記者,“有的想跑出來找父母,有的就是出來玩,出來之后不好意思再回家、回學校,就選擇在外邊流浪!睂τ诹骼宋闯赡耆耍蛘呤切袨槟芰θ醯睦夏耆、殘疾人,一旦聯(lián)系到線索,救助站工作人員就親自送他們回家,直到交到當?shù)鼐戎块T或者是他們家人手中。對于工作人員來說,出差是常有的事!靶陆、廣州等地都去送過人,路上不能合眼,一不留神可能他就不見了!崩畋f。(記者 張夢西 通訊員 常文寶 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