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中國文化遺產(chǎn)日,升級改造后的濟寧市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當天,重新裝修后“濟寧精品文物展”展館展出260件精品文物,展館里首次配備了導引器,市民交押金后即可免費使用。今后,“濟寧精品文物展”展館將長期免費對市民開放。
8日上午8點30分,在武警戰(zhàn)士和東門大街小學學生們的熱烈掌聲中,2013中國文化遺產(chǎn)日系列活動暨濟寧精品文物開展儀式正式拉開帷幕。經(jīng)過40天的升級改造,山東省濟寧市博物館正式對市民開放。在新近改造的“濟寧精品文物展”展館內(nèi),10余名濟寧市博物館志愿者為到訪的市民服務。其中來自濟寧市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趙宇森,肩上披著志愿者綬帶,為武警戰(zhàn)士們講解。
“這些陶器極具濟寧地方特色,從上面的紋路就能看出過去濟寧地區(qū)農(nóng)民們的農(nóng)耕生活!彪m然趙宇森被高大的武警戰(zhàn)士“淹沒”,可他講解得有板有眼。每個文物展品,以及展板上的濟寧淵源,趙宇森都講得十分清楚。武警戰(zhàn)士們連連夸獎:“小帥哥不簡單啊,能把濟寧的文物知識記得這么詳細。”
趙宇森的媽媽楊女士告訴記者,兒子提前在家里背了兩天的文物講解稿,博物館講解員的錄音,他翻來覆去聽了好多遍,為了能跟展覽的文物對上號,還把文物的照片鋪的家里到處都是,邊指著文物圖片邊背講解。
重新裝修的“濟寧精品文物展”展館,整個工程僅用時40天,共分為青銅、陶瓷、玉石、雜項四個板塊,展出文物260余件套。展館內(nèi)還首次配備了導引器,市民只需付押金后即可免費使用,每走到一個展品前,耳機內(nèi)就會播放錄制好的講解。今后,“濟寧精品文物展”展館將長期免費對市民開放。
此次2013文化遺產(chǎn)日系列活動,還包括流動博物館走進微山湖區(qū)和福利院。濟寧市文物局局長孫美榮表示,濟寧歷史悠久,文明源遠流長,留下了眾多的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真實見證了濟寧歷史發(fā)展歷程,反映了山東濟寧人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tài)。珍視濟寧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管理、利用、傳承好文化遺產(chǎn),對提高濟寧城市的綜合實力、樹立濟寧城市的良好形象至關重要。(汪瀧 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