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兗州市接待處、兗州市文化節(jié)辦公室駐大安鎮(zhèn)大洼村下派工作組工作紀實
兩輛滿載沙石的大貨車緩緩的駛入大洼村,因為負重的原因頗有些步履蹣跚的意味。村內切割機切割路面的尖銳刺耳聲音,應著一臺小型挖掘機轟轟作業(yè)的聲響,有些嘈雜,稍顯凌亂,但在村支部書記盛美峰和下派工作組的統(tǒng)一指揮調度下,大家還是有條不紊的忙碌著。汗水不停地從人們的臉頰上流了下來,背心早已被浸濕,更有幾個人直接光著膀子干了起來,現(xiàn)場的勞動氛圍非常熱烈,群眾的熱情異常高漲。這就是兗州市下派工作組為村里爭取的村內排水溝項目施工現(xiàn)場,也是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謀民之所想,急民之所需,為村里做的一件實事好事。
駐村以來,工作組首先發(fā)現(xiàn)村兩委辦公設施嚴重老化,電腦早以不能正常使用。針對這種情況,工作組主動拿錢購置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施,幫助村里改善了辦公條件。為了更好的聯(lián)系群眾,工作組專門制作了便民服務聯(lián)系卡,把姓名、單位、職務、電話、服務宗旨等都印在卡上,在駐村走訪的過程中隨手發(fā)給村民。同時還制作了“第一書記”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駐村工作制度、廉潔自律規(guī)定、駐村工作紀律“十不準”等展板,將駐村人員的姓名、單位、電話、照片等也都印在了展板上,把展板張貼在村委大門口進行公示,即有利于村民更詳盡的了解工作組的工作情況,又有利于村民進一步對工作組進行監(jiān)督約束。通過發(fā)放便民服務聯(lián)系卡和張貼公示展板,很多村民開始主動打電話咨詢問題、反映情況、訴說存在的困難以及想讓工作組做的事情,小到托工作組從城里捎東西,大到村里打井修路,什么事都有。
通過兩個多月駐村入戶走訪調研、接聽群眾來電,工作組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梳理分類歸納,發(fā)現(xiàn)大家反映最大、最強烈的就是村內道路無排水溝的問題。村民們普遍抱怨每逢雨天,院子里的積水都往街上排,但是街上的積水卻無處淌,常常是一場雨過后好幾天村內街道的水都退不下去。甚至有些農戶出現(xiàn)了街道里的水倒灌入庭院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村民們正常的生產生活。大洼村生產一組組長盛美新說話最為直截了當:“如果你們真想為村里做些實事好事的話,那就敢緊把村里的排水溝修了吧!”駐村人員聽到這句話并沒有立即表態(tài),但卻把這句話深深地記在了心里,決心一定要把這件老百姓最關心、最急迫解決的事情辦成、辦好。
回到單位,工作組把村里的情況和急需給村里解決的困難詳細的給領導進行了匯報,特別提出今年無論如何也要把村里的排水溝先建起來,首先解決這一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領導們聽取匯報后,也表示今年就把這件事當成駐村工作的第一件大事來抓,把這項解民憂、排民難的惠民工程做好做扎實。得到領導們的大力支持后,這項工程各項工作就開始按部就班的開始實施了。要開展好這項工作,資金保障最重要。工作組首先從兗州市里協(xié)調專項資金20萬元,然后又積極與鎮(zhèn)里溝通爭取鎮(zhèn)里配套資金8萬元,最后組織村里自籌資金2萬元。就這樣排水工程所需的30余萬元資金問題得以解決。錢有了著落,村兩委心里就有了底,工程進展速度快速推進。聯(lián)系施工隊,購買所需材料,進沙石、買水泥等等,大家忙的不亦樂乎。群眾們看到要動真格的了,一個個也露出了笑臉。
一條排水溝排走了村里的污水,除去了群眾的困難,但卻拉近了我們與群眾的距離,架起了我們與群眾的橋梁。通過這一工程,我們更加深切的體會到只有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把群眾呼聲當做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當做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當做第一標準,始終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做事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就一定能夠得到群眾的擁護與贊同,把真情留在群眾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