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傳統(tǒng)上,美國國務(wù)卿上任后的首次出訪會到歐洲或中東,但希拉里上任后第一次出訪是到日本。分析稱,這是因為諸如伊拉克、伊朗及中東和平等重大外交問題,白宮或國防部會牢牢掌控,希拉里很難過問。
據(jù)多位美國官員表示,在阿富汗問題上,希拉里非?释軌颢@得巨大成就。然而當她委派的特使郝爾布魯克“不對白宮的胃口”,加上郝爾布魯克隨后過世,她的“夢想”也就隨之而去。
接下來在中東北非示威浪潮與變革當中,通過結(jié)合國際力量、說服白宮加入北約行動推翻卡扎菲政權(quán),希拉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爾后,打開美國與緬甸的關(guān)系成為希拉里任內(nèi)最大的亮點,不過最初她同樣遭到白宮及國防部等的抵制。由于白宮助理們始終不放心跟緬甸軍政府來往,希拉里直接找奧巴馬談,才終于說服奧巴馬于2011年12月派她前往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之后美國順利與緬甸建立外交關(guān)系。去年秋天,奧巴馬本人也和希拉里一同訪問了緬甸。
然而,分析指,敘利亞問題是希拉里任內(nèi)最艱巨的考驗。美國一直到去年12月大選之后才承認反對派是敘利亞人民的合法代表,遠遠落在英、法等國之后。其實早在去年夏天,希拉里就曾與中央情報局前局長彼得雷烏斯私下商議一項計劃,將各個反對派組織予以整合,并提供武器,目的在于讓美國在敘利亞危機期間,乃至于阿薩德下臺之后能夠有發(fā)揮的空間。
美國官員還透露,當時連國防部長帕內(nèi)塔也贊同這項計劃,可白宮始終擔(dān)心被敘利亞亂局拖下水,影響奧巴馬競選連任,因而拖延該計劃。
布什時代的副國務(wù)卿表示,希拉里使美國全球外交政策面貌發(fā)生了“劇烈永久性的改變”,只不過白宮對她的約束還是太多。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