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2012年日本的出口額為63兆7446億日元,比2011年減少2.7%,連續(xù)兩年下降。其中,對歐洲出口減少14.7%,對華出口減少10.8%,而對美汽車出口則增加12.4%。進口額為70兆6720日元,較2011年增加3.8%,連續(xù)3年增加。出口額減去進口額后所得的貿易赤字為6兆9273億日元,這是日本自1979年以來最大的貿易赤字。歷史上日本最大的貿易赤字為1980年的2兆6129億日元,2012年的貿易赤字約為1980年的2.65倍,創(chuàng)歷史新高。
貿易赤字的原因之一是用于火力發(fā)電的燃料進口猛增。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fā)第一核電站事故后,出于安全考慮,占日本電力供應量約30%的54座核電站相繼停運或報廢,目前僅有兩座在運轉。為彌補電力缺口,各大電力公司不得不依賴火力發(fā)電,由此導致液化天然氣、原油等燃料進口猛增。2012年,日本液化天然氣進口增加25.4%,原油則增加7.3%。
另一大原因是中日關系的惡化和歐洲需求疲軟。2012年9月,日本政府對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實行所謂“國有化”后,中日關系急劇惡化,日本對華汽車及其零部件等出口迅猛下降。與此同時,日本從中國進口的智能手機等通信器材大幅增加,由此導致3兆5000億的日本對華貿易史上最大赤字。此外,債務危機發(fā)生后,歐洲各國紛紛實行緊縮財政,需求疲軟,從而導致日本對歐貿易首次出現1400億日元的赤字。
對日本今后的貿易收支走向,日本三大銀行集團之一瑞穗銀行旗下的瑞穗綜合研究所市場調查部高級經濟師野口雄裕表示,受歐洲經濟低迷、中國國內調整庫存壓力等影響,日本的出口難望增加,而用于火力發(fā)電的燃料進口仍將維持高位,因此日本的貿易赤字將持續(xù)一段時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