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照顧昏迷的父親,趙武珍的兒子趙新江打地鋪住在醫(yī)院里! ”緢笥浾摺⌒迯臐z
本報11月13日訊(記者 修從濤) 9月19日,一場交通意外讓有著30年教齡的鄉(xiāng)村教師趙武珍進了醫(yī)院,至今昏迷不醒。為了治療,來自農(nóng)村的趙武珍一家借遍了親戚鄰居,欠下了25萬多元的外債。看著躺在病床上的趙武珍,小兒子趙新江說,他們不會放棄,然而,看著手中200多頁的用藥清單價目表,趙新江一家一籌莫展。
“村里的孩子都盼著他回去上課,都昏迷了兩個月了還沒醒。”自從趙武珍出事后,讀大三的小兒子趙新江每天都守在父親的病床邊,12日是趙新江“形式與政策”課的考試,他沒去參加考試,趙新江說,父親需要照顧,母親一個人忙不過來。
趙武珍一家住在德州陵縣陵城鎮(zhèn)農(nóng)村,除了每年從土地里獲取一點收入外,全靠趙武珍每月的2500多元工資支撐生計。趙武珍今年46歲,是陵城鎮(zhèn)陸家廟小學的一名教師,從16歲就開始教學的他,如今已有30年的教齡。“我父親很能干,我和哥哥都是他一手帶大的,哥哥今年剛大學畢業(yè),我讀大三了。”趙新江說,父親趙武珍是他們一家的主心骨。
然而不幸的是,9月19日,趙武珍在中午放學的路上,被一輛大貨車撞飛了出去,腦部損傷嚴重。“在德州治了幾天,9月27日就到濟南來了,現(xiàn)在每天的醫(yī)藥費將近4000元,已經(jīng)花了27萬多了。”趙武珍的妻子張鳳喜說,親戚鄰居都已經(jīng)借遍了,欠下25萬多元的外債。
12日,記者來到趙武珍所在的濟南軍區(qū)總醫(yī)院,渾身插滿針管的趙武珍毫無意識,只是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張鳳喜幫丈夫清理完大小便之后,將被子蓋好,眼中有止不住的淚水掉下來。為了照顧趙武珍,張鳳喜已有近兩個月沒回家了,“家里的玉米都是兩個孩子回家收的,現(xiàn)在還沒剝完,麥子也是孩子回去種的。”
由于腦部損傷嚴重,不少人建議趙新江母子放棄,但趙新江不答應(yīng),“我哥哥回家籌錢去了,我父親會好起來的。”趙新江在醫(yī)院的走廊里打好了地鋪,日夜堅守在父親身邊,靠一張涼席一床棉被,趙新江母子已經(jīng)熬過了50多天。每天啃饅頭就咸菜,趙新江說他能堅持,最害怕的是看到攢了200多頁的用藥清單價目表,“如果大兒子籌不到錢,我們就只能在這里住上一周了。”張鳳喜說。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