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中方邀請,160多名俄羅斯客人10月上旬前往中國,住在50個北京市民家中,同吃同住,體驗中國的文化與傳統(tǒng)。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中國又給他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這真是有滋有味的生活!”
亞歷山大·斯米爾諾夫在俄羅斯經(jīng)營著一家文化交流基金會,他與妻子葉卡捷琳娜、7歲的兒子弗拉德一同來到中國,“住在中國人家里,親身體會了他們的生活和文化傳統(tǒng)”。
斯米爾諾夫承認對中國了解不多,但他透過一些細節(jié)捕捉到中國人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每天早上,斯米爾諾夫看到一名女士拎著一把太極劍從窗前走過,好奇的他跟到公園,看到很多女士在舞劍鍛煉。“一問才知道,她們大多數(shù)人都年過六十了。她們健康而樂觀,很有感染力!
葉卡捷琳娜說,中國人尊重長者也令他印象深刻。她看到很多中國家庭都是三代人共度節(jié)日,吃飯時孩子們總是先給老人倒茶夾菜,旅游景點常能見到年輕人攙扶老人!袄夏耆藳]有被遺忘在家中,兒女們把他們照顧得很周到,令我們非常感動!
而對于小弗拉德來說,北京之行新奇而有趣,他說最難忘的是爬長城和參觀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這期間,他和中國小朋友一塊踢毽子、剪紙、下中國象棋、放風箏,但他的最愛還是中餐,“特別是北京烤鴨”。
通過幾日朝夕相處,斯米爾諾夫一家真切感受到,中國人恬淡、隨和、豁達,“這真是有滋有味的生活!”
“這是一塊孕育了古老文明的土地”
葉卡捷琳娜·謝列茲涅娃是莫斯科“馬涅什”展覽中心國際展覽項目負責人,作為一名老博物館人,她最感興趣的是中國人的文化生活。
謝列茲涅娃說,自己為中國國家博物館豐富的藏品所折服!昂芏噤P跡斑斑、年代久遠的文物提醒著我,這是一塊孕育了古老文明的土地,令我心生敬佩!敝袊鴩也┪镳^當時正在舉辦“佛羅倫薩與文藝復(fù)興名家名作展”,這對謝列茲涅娃來說是個意外驚喜,“這是難得一見的高水平展覽,說明中國政府重視文化投入”。
普通中國人勤勞、好客、快樂,這也給謝列茲涅娃留下美好印象。她入住的家庭收拾得一塵不染,小區(qū)也非常整潔,每天早上能看見老人們在小區(qū)里做操,“我們也興致勃勃跟著一塊做”。
謝列茲涅娃2007年訪問過北京,她覺得現(xiàn)在的北京變得“更漂亮,更干凈,綠地更多了”。在她看來,中國人安居樂業(yè),國家努力追求社會公平與公正,為民眾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物質(zhì)和文化生活條件。
“與孩子們分享對中國的美好印象”
尤里·納格爾尼亞克在俄羅斯國家杜馬俄中議會合作委員會工作,因為工作關(guān)系,他多次到過中國,“每次去中國,都能感受到這個國家充滿活力”。這次活動,他帶上了大兒子斯坦尼斯拉夫、小兒子安德烈及兒媳瑪莎,因為“想與孩子們分享對中國的美好印象”。
中國的所見所聞完全超乎他們的想象這個多元且現(xiàn)代的國家鮮活地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無論旅游勝地、城市風貌、文化傳統(tǒng)、市井生活還是中國菜肴,無不給他們留下難忘的印象。“除了驚喜,還是驚喜!”
納格爾尼亞克5年前第一次到中國,這5年間,中國發(fā)生的巨變令他深受震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每次去中國,都能感覺到這個國家充滿活力”。納格爾尼亞克和中國人聊天時,發(fā)現(xiàn)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日子會越過越好。
納格爾尼亞克一家還參觀了慕田峪長城,這座氣勢恢宏的建筑令他們驚嘆。他說:“長城讓我想到中國人的性格勤勞、堅忍,富有創(chuàng)造力。”
作者:盧濤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