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微山縣6歲的白血病女孩“點點”每天只能躲在家里或者醫(yī)院,小女孩的眼神里寫滿了對外面世界的渴望。(齊魯網(wǎng)記者 張曉博 攝)
生病以前,點點是個活潑開朗的姑娘,梳著漂亮的馬尾辮。(齊魯網(wǎng)記者 張曉博 攝)
玉米是家里的主要收入。點點會靜靜的看著媽媽干活,她會突然冒出一句,“媽媽,你不能放棄我,你放棄我我就死了,我不想死。”(齊魯網(wǎng)記者 張曉博 攝)
31日,“齊魯公益聯(lián)盟”成立儀式上,點點獲得了白血病女孩趙琳捐助的十萬元善款。(齊魯網(wǎng)記者 于鵬 攝)
圖片故事:微山白血病女孩“點點”
齊魯網(wǎng)濟南10月31日訊(記者 張曉博)自從一年前患上白血病,六歲的“點點”的生活徹底發(fā)生了變化。老家和醫(yī)院,“點點”已經(jīng)過了整整一年這樣“兩點一線”的生活。如今,她要么在徐州兒童醫(yī)院接受治療,要么在微山縣韓莊鎮(zhèn)山頭村的老房子里,一個人玩。
盡管才六歲,和城里的孩子一樣,“點點”依然是個愛美的女孩,媽媽說,每天小點點都會特別認真的穿衣服、穿襪子。采訪中女孩一直不愿意摘下口罩,但她會拿來爸爸的手機,指著里面的一張照片告訴記者,“叔叔,這是我生病以前的樣子,一生病就掉頭發(fā)了,我的辮子應該是這樣的!”
一年來,為了給小“點點”治病,除去新農(nóng)合報銷的費用,華國清張莉這對微山湖區(qū)的農(nóng)民夫婦已經(jīng)欠下了近二十萬外債。點點的爸爸華國清才不到40歲,“去年聽到‘點點’生病的時候,我正在上海的碼頭上打工,不到三天,頭發(fā)全白了。”
最多的1萬元,最少的100元,在點點媽媽的記帳本上,密密麻麻寫了幾十頁。一年多來,“點點”的治療費就是靠村子里的鄰居們一點點湊起來的。山頭村是微山湖邊的一個小漁村,村民們大都生活拮據(jù)。記者來采訪時,村里的主干道容不下汽車調(diào)頭。
“點點”家的收入來自家里的幾畝地,這幾天收完了玉米,“可以賣個幾千塊錢,這樣她11月5號到兒童醫(yī)院化療的錢就差不多了。走一步算一步吧!”點點媽媽說。靜靜的看著媽媽干活,點點會忽然冒出一句,“媽媽,你不能放棄我,你要放棄,我就要死了,我不想死。”
每隔二十天到一個月不等,“點點”就需要到離家最近的徐州市兒童醫(yī)院接受一次化療。從醫(yī)院回來,點點要把成袋的藥“當飯吃”,“如果在化療期間不感染,每次可能要花一萬元左右,如果感染了,那就說不定要花多少錢了。”華國清說。
今年,在花光了借來的所有的錢后,“點點”離開了醫(yī)院回到了老家。由于湖區(qū)天氣潮濕,“點點”身體虛弱,華國清“狠狠心”給點點的臥室裝上了土暖氣,“最冷的那幾天,給孩子暖和暖和,我怕她受罪!”冬天怕感冒,夏天怕發(fā),最熱的時候,點點靠頭頂?shù)男★L扇降溫。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