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聊城高唐縣“零門檻代課老師”真相
齊魯網10月16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真相力量》報道,最近網友爆料聊城市高唐縣的匯鑫四合聯(lián)合小學聘請養(yǎng)鴨戶當代課老師,而當記者進一步暗訪調查后發(fā)現(xiàn),隱藏在“代課老師”背后的,是農村教育的弱勢,甚至有校長求暗訪記者,能給他們當“代課老師”。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隨后走訪了高唐縣多個鎮(zhèn)級、村級小學。不少家長告訴記者,代課老師和公辦老師幾乎是半對半,還有一些退休之后又返聘回來的,農村學校“怎么著也不比城里好”.
聽到這些家長無奈的語氣,記者心頭不禁一酸。教育公平的口號喊了幾千年,而他們依然在做著這種無奈的嘆息。在高唐縣的很多農村小學,校長們對學校老師匱乏的現(xiàn)狀也是憂心忡忡。
一位校長說,現(xiàn)在農村不少學校都缺老師,即使代課老師也不好找,剛開始還有學歷要求,但是按照這個要求根本找不到,于是就降低了門檻,只要能教就行,“不就高不就低”差不多是中專學歷。
提起找代課老師的經歷,這位校長感慨不已,甚至頻頻挽留暗訪記者為孩子們代課。在調查中,記者還了解到,由于老師的嚴重不足,農村學校根本沒有辦法按照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規(guī)定,開設品德與社會、科學、藝術等課程,甚至有些小學也沒法按照國家規(guī)定從三年級就開設英語課。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和國家的大量資金投入,實行教育機會均等化已經被逐步提上了日程。所謂的教育機會均等是指合適群體的每個成員都能得到質量均等的教育條件。而要實現(xiàn)真正的教育均等,除了要改善農村地區(qū)的教育教學設施等硬件條件外,如何進一步增強農村教師職業(yè)的吸引力,源源不斷地吸引優(yōu)秀人才到農村學校執(zhí)教,從而改善農村教師隊伍結構,已經成為各級相關部門不得不考慮的急迫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