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韓國暢銷書女作家申京淑創(chuàng)作的小說《尋找母親》在該國的銷量已經突破了200萬冊大關。自《尋找母親》英文版在美國出版后,該小說已經遠銷到全球31個國家。現(xiàn)在,世界范圍內的多家出版社希望能夠找到“第二個申京淑”。美國歷史悠久的企鵝出版集團今年4月決定,出版發(fā)行在韓國創(chuàng)造了100萬冊以上銷售紀錄的黃善美的《走出院子的母雞》。
在“韓流”傳播較廣的中國和東南亞地區(qū),韓國文學作品也呈現(xiàn)出攀升勢頭。據(jù)統(tǒng)計,在中國,從2009年以后,每年翻譯出版1400種以上韓國書籍,主要是有關理財、健康、育兒等內容的實用書籍。最近,首爾大學教授金蘭都的《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在中國掀起了熱潮。今年2月出版的該書中文版在短短兩周內登上了中國網(wǎng)上書店暢銷書排行榜第五的位置,在中國的累計銷售量已經突破了20萬冊。該書契合了當今中國社會的實情,引發(fā)了廣大中國年輕人的共鳴。
近年來,韓國文學作品在海外的受歡迎程度正在逐年升溫,韓國文學翻譯院翻譯的韓國文學作品從2001年的15部增加到2011年的54部。目前,韓國政府已開始制定更多的支援政策來支持版權輸出事業(yè),以期促成世界范圍內新一波“韓流”的到來。事實上,除了韓國,不少其他國家也在努力推動文學作品進軍國際市場。近期,北歐推理小說在歐美掀起熱潮,源于瑞典作家與新聞記者斯蒂格·拉森創(chuàng)作的“千禧”系列小說三部曲引發(fā)的閱讀熱。瑞典希望創(chuàng)造自1945年童話《長襪子皮皮》出版后的第二次神話,包括瑞典在內的北歐作家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法國也積極推進版權海外輸出,積極擴大和海外出版界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各種努力,推廣法國文學。對于缺少大眾化特色的法國純文學作品,法國政府會承擔部分費用,協(xié)助海外出版社發(fā)行出版。 (來源:中國文化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