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當你暴露在空氣中時,你幾乎是赤裸的,沒有什么遮擋你和自然,你就像飄浮在那兒一樣。”
6月22日,瑞士琉森湖湛藍湖水和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脈上,一架舊式空客飛過,而飛機的旁邊,有一個人正并列而行。沒錯,是一個人,他在飛。
飛機里的乘客,恍如穿越到了電影《超人》或《鋼鐵俠》里,窗外一個背著“翅膀”的飛人正和飛機并駕齊驅(qū),同時在藍天下留下長長的白色尾跡。此次飛行持續(xù)了短短7分鐘,但這個“飛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和飛機同飛的個人。
此人是瑞士人伊夫斯·羅西,現(xiàn)年53歲的他,一生仿佛都致力于擺脫地球引力。他曾加入過瑞士空軍,后又在瑞士航空公司擔任過飛行員。但開飛機或者跳傘都不能滿足羅西對飛行的狂熱,最后,羅西決定自己嘗試制作飛行引擎,他給自己的項目命名為“噴氣人”。
羅西的英文帶著濃厚的法語味,但說話時充滿了激情。他在電話中告訴本報記者,“我并不是受科幻啟發(fā)才這么做的。我不是想要成為英雄,只是想要盡可能自由飛翔!
羅西已經(jīng)進行了近15年的人體飛行實驗,十幾年來羅西一直在改進他的“帶翼噴氣包”。英吉利海峽、美國大峽谷和里約熱內(nèi)盧的上空都曾有他的飛行軌跡。
1993年
第一次有了這個想法
2000年
第一次用可膨脹翼進行飛行
2003年
第一次在阿爾卑斯觀光勝地薩斯費冰河點燃了噴氣引擎
2004年
新開發(fā)了剛性碳纖維“翅膀”
2005年
兩次成功地在兩個引擎的推動下使用剛性碳纖維“翅膀”飛行
2006年
第一次成功地用4個引擎飛行了5分40秒
2008年
13分鐘內(nèi)飛過35km的英格蘭海峽
2011年
第一次成功飛越科羅拉多大峽谷
2012年
飛越里約熱內(nèi)盧和琉森湖
帶翼噴氣包
機翼 光為了設(shè)計機翼,羅西就嘗試過15種不同的原型,在航空業(yè)中,每設(shè)計一次原型,都幾乎是重頭開始工作。
引擎 四臺噴氣貓牌引擎P200(網(wǎng)上5395美元能買到),自動啟動,怠速25秒
機翼長度:2米
滿載燃料重量:55公斤
凈重:30公斤
燃料:含5%透平油的混合煤油
引擎推力:每個引擎22公斤
平均速度:200公里/小時
上升速度:180公里/小時
下降速度:300公里/小時
攀升速度:300米/分鐘
飛行時間:6-13分鐘
安全裝置 帶有自動分離系統(tǒng),引擎關(guān)閉時自動啟動降落傘。兩個降落傘,一個位處機翼,一個和他直接連接。
- 飛的未來
“鋼鐵俠”不是夢,燃料是關(guān)鍵
有人稱他為現(xiàn)實版的“鋼鐵俠”,羅西說,一切都取決于燃料,F(xiàn)在他所攜帶的煤油混合燃料只能最多飛上十幾分鐘,但如果有一個強大的能源來源的話,不僅可以長時間飛行,而且可以實現(xiàn)從地面開始的垂直飛行。他很自信地說,“如果能找到鋼鐵俠身上帶的那種能量,那我完全可以像鋼鐵俠那樣飛行,我想十年、二十年我們就可以實現(xiàn)了吧。”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金煜 照片版權(quán)/安德烈·伯尼厄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