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林晨音楊錚) 美國財政部日前頒布,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外匯儲備范圍已增至8.1萬億美元,而中國的外儲增幅全球最高。
報告稱,從2009年2月起,幾乎所有外匯儲備的重要持有經(jīng)濟體都恢復增加儲備。中國在去年2月至12月間增加了4871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增幅為任何其他國家的六倍以上。
美國財政部在匯率半年度報告中稱,上一個月,中國所做出的結束國民幣盯住美元的政策意義重大。美國財政部在這份報告中再度拒絕給中國貼上匯率把持國的標簽。而這份有關外儲的數(shù)據(jù)則是該匯率政策報告的一部分。
報告稱,對一些國家,尤其是中國來說,外匯儲備的增加與名義有效匯率的下滑有接洽,暗示所累積的儲備可能已被用于禁止(國民幣)匯率上升。
美國財政部認為,僅中國一國的儲備就可償付持有儲備最多的12個新興經(jīng)濟體的短期債務,且仍高于合理的基準程度。
按照美國財政部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為2.4萬億美元。日本外匯儲備為9970億美元,較2月水準增加0.2%,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各自持有近4000億美元外匯儲備。
外媒評論
投資者愿把錢投到中國
《印度時報》并不認為中國外儲的猛增有多不正常,文章稱,關于一個國家該持有多少外匯儲備并沒有一個直觀的固定的標準,常用的指標包含有足夠的金額來償付12個月內的外債,或者是支付三到四個月的進口費用。
英國BBC指出,當前外匯儲備增加的重要原因并非中國的貿易順差,而是來自于外國投資開端向中國回流。文章稱,這是因為外國投資者認定中國事世界重要經(jīng)濟體中最強勁的一個,所以他們愿意把錢投入中國的股市和樓市。
美國《紐約時報》則指出,部分游資正“假裝”成貿易和投資的情勢進入中國,而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也鼓勵了這種資本流動。
我外匯局
鼓勵企業(yè)和百姓持有外匯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在日前的外匯管理政策熱門問答中表現(xiàn),外匯儲備不是越多越好,我們不尋求大范圍的外匯儲備,也不尋求國際收支的長期順差,我國經(jīng)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持續(xù)多年保持順差,外匯儲備的增加是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客觀成果,反應了我國經(jīng)濟的長期穩(wěn)固增加。
外匯局說,當前重要的問題是我國的外匯資產(chǎn)大多集中在政府手中,民間外匯資金蓄水有限。我國官方的外匯儲備占全部對外資產(chǎn)的三分之二,而日本的這一比例僅約為六分之一。因此,我們鼓勵企業(yè)和老百姓持有和投資外匯,實現(xiàn)財富幣種的多元化,實現(xiàn)“藏匯于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