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的大豆葉子很多都已干了。
不少小水井都已干涸見底。
馬上就要進入7月了,按照往年慣例,此時濟南將進入主汛期。然而,記者近日走訪發(fā)現(xiàn),在省城周邊的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不少農(nóng)民卻正在為旱情而發(fā)愁。
由于降水較少,部分水井已經(jīng)干涸,田地澆不上水,有的農(nóng)民在收完麥子后連玉米都種不上,不少農(nóng)田都面臨減產(chǎn)甚至絕產(chǎn)的風險。
天太旱 玉米都沒法種
23日中午,記者來到距濟南市區(qū)約60公里的長清區(qū)孝里鎮(zhèn)三義村。
在村北頭的農(nóng)田里,記者看到,地里到處是一片片麥茬,麥茬間則是一塊塊黃色的土塊。土塊都很干,稍微一捏就能捏下很多粉末。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按照種莊稼的慣例,收完小麥后,就要在麥茬之間種玉米,可今年由于天氣太旱,沒法種玉米,不少農(nóng)田就被閑置下來。即使有的種上了,玉米苗長得也非常小。
“玉米還不是最嚴重的,實在種不上,就撂荒得了。但是山上已經(jīng)種下的谷子、大豆和花生,有的都快旱死了。”這位村民邊說邊把記者帶到了一片山地上。跟玉米苗相比,這里的大豆已經(jīng)長得很高,但葉子多已枯萎。“都半死不活了,如果雨水來得及時,興許還能救活一小半,如果再拖著不下雨,一把火燒了算完。”這位村民一邊說著,一邊用煙頭點了一片大豆葉子,大豆葉子立刻就像柴火一樣燒了起來。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附近的金村、廣里村、南鳳村、北鳳村、大橋村等,雖然部分有水井的村莊旱情稍微輕一點,但這幾個村的村民都表示,今年可以說是近十年來最干旱的一年,不管有沒有水井,莊稼多會不同程度減產(chǎn)。
莊稼減產(chǎn) 農(nóng)民擔心收入
在三義村,村民老張告訴記者,村里的農(nóng)田分為洼地和山地。洼地地勢比較低,多有水井分布,即便不下雨,還能暫時依賴井水灌溉。但是山地地勢比較高,即便打井也不出水,而且離洼地的水井比較遠,因此山地的莊稼只能是“靠天吃飯”.“村里的洼地還能勉強保產(chǎn),即便減產(chǎn)幅度也不會太大。但是山地上的莊稼至少得減產(chǎn)一半了,如果繼續(xù)這么旱,絕產(chǎn)也不是不可能。”
“本來是農(nóng)忙季節(jié),現(xiàn)在卻沒活干。”村民老韓說,要在往年,現(xiàn)在小麥剛剛收割完,大家要么忙著種玉米,要么忙著“拔苗子”.拔苗子是指出土的谷子苗或者玉米苗可能會過密,為了讓莊稼生長更好,需要拔掉一些贅苗。但是今年,因為干旱,這兩項例行的農(nóng)活都省去了。
莊稼減產(chǎn)給農(nóng)民們直接帶來的是收入的減少。三義村村民王大姐說,在正常年份,每畝地能產(chǎn)300-400斤花生,每斤花生3元錢,一共能賣1000多元;如果種玉米,每畝地能產(chǎn)800-900斤,按照每噸2300元來算,一畝地也只能收入1000元左右;其他的農(nóng)作物,比如棉花,每畝地的毛收入也在千元上下。如果一戶人家有5畝地,就能收入五六千元。但是今年趕上大旱,山地的莊稼面臨絕產(chǎn),收入少了一大截。
雨水少 小水井多已干涸
“今年下雨比往年少,現(xiàn)在兩個半月沒下場透雨了。”三義村村民老韓說,在他印象中,今年好像就4月份下過一次小雨,但也只是“水過地皮濕”,一陣風過去,地上又干裂了,雨水一點也沒滲進土里,用犁頭使勁往下掘,沒有一點濕土。
“天不下雨,井水也供不上,地里能不旱嗎?”村民馬大姐說,其實往年也常遇到干旱天氣,只是遠沒有今年嚴重。在地頭上,隨處可見小水井,水井多是村民自己挖的,一般只有三四米深,井水不會很多,僅供附近幾塊農(nóng)田使用。遇到天旱時,村民就抽井水灌溉?墒墙衲赀@些小水井多已干涸,村民又少了后備水源。
天不下雨,小水井不出水,村民的唯一希望就是政府挖的深水井。老韓說,為了緩解旱情,近幾年各級政府也做過不少努力,出錢給村里打了幾口深水井。可是今年由于干旱太嚴重,除了深水井,沒有其他替代水源,“大家一下子都扎堆到深水井了”.平均每30戶人家共用一口深水井,每戶都有幾畝甚至十多畝地,得晝夜排隊抽水,等排上號,地里的莊稼也快蔫了。
還有村民說,以前遇到大旱,有時也會從十幾里外的黃河抽水,一臺接一臺的柴油機不停地往地里倒水?墒墙衲挈S河水本身就少,不讓輕易抽水,再加上糧食價格比柴油價格要低,村民們根本不舍得花這么多錢從黃河里抽水。因此,只能看著自家的農(nóng)田越來越旱。
濟南下發(fā)緊急抗旱通知
本報6月24日訊(見習記者 張文) 記者24日從濟南市水利局獲悉,自今年4月25日以來,濟南市近兩月沒有形成有效降雨,濟南市全部300多萬畝的播種面積中,目前有29.7萬畝農(nóng)田輕度干旱,對玉米播種造成一定影響。
輕度干旱農(nóng)田主要集中在濟南南部山丘地帶,包括長清、平陰、章丘等地的一些無水源條件地區(qū)。為了應對出現(xiàn)的輕度旱情,濟南市已經(jīng)安排部署,下發(fā)了緊急抗旱通知。市水利局成立了6個督導組,對各區(qū)的抗旱工作進行督導。沿黃區(qū)域會加大引黃灌溉的力度,各區(qū)抗旱應急水源工程也正在建設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