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3歲少女懷孕7個月以為肚里有蛔蟲》8日在本報見報后,引發(fā)了社會對少女媽媽的強烈關注。昨日上午,13歲懷孕少女雯雯的媽媽給記者打來電話,說孩子出院后,交待了讓雯雯懷孕的“肇事者,對方是雯雯打工期間的同事,但此人現在已經聯絡不上,“這件事我也不打算再追究了,以后我決定把雯雯帶在身邊,看住她。”
一句“看住她”就能擔得起13歲雯雯的人生嗎?記者對煙臺市區(qū)幾家綜合醫(yī)院的采訪發(fā)現,未成年懷孕事件屢屢發(fā)生,雯雯并不是個例。據初步統(tǒng)計,2011年,未成年少女到醫(yī)院流產或引產的,在市區(qū)煙臺市婦幼保健院、毓璜頂醫(yī)院、解放軍107醫(yī)院三大醫(yī)院里至少有100余例,而且這還不包括到黑診所或者買藥自己流產的數字。冰冷的數據顯示,未成年流產越來越低齡化。
三大醫(yī)院一年為未成年流產百余例
少女媽媽越來越低齡化
2007年,海港醫(yī)院,一位14歲少女第一次來月經后,與對門19歲的男孩成了男女朋友,結果第二個月時身體就開始排卵,女孩因此懷孕,由于害怕被父母知道,女孩竟然使勁兒勒著肚子,直到生產才不得已告訴了父母,此時,孩子已呱呱墜地。
2010年,煙臺市婦幼保健院,13歲的小學3年級少女懷孕7個月后到醫(yī)院做引產手術。“當時這個女孩一直以為自己是長胖了,成天在家搖呼啦圈減肥。”由于父母工作忙,這名少女與爺爺奶奶同住,對孫女的“肥胖”,兩名老人根本就沒有往別的方面想,等發(fā)現孩子是懷孕時,孕期已經7個月了。
2011年,解放軍107醫(y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yī)師張新艷一年里為一名17歲少女做了三次可視流產手術,這名女孩是煙臺某職專的學生,“之所以對她印象深刻,是因為3次陪她來做流產手術的都是不同的面孔。”
“來做流產手術的有兩種孩子,一種是看起來很年輕,大多十七、八歲,很少透露真實姓名,在醫(yī)生面前也表現得比較‘老練'.另外一種則完全相反,年紀很小,打扮很潮,頭發(fā)一般是卷發(fā),穿著很暴露,腳上的鞋子也是奇奇怪怪的,對自己要流產一般沒有羞恥感。”在張新艷的眼里,不到18歲的少女都是“孩子”,從醫(yī)這么多年,在婦產科里,經常為一些這樣的“孩子”做人流手術,張新艷坦言,每次接診這樣的“孩子”,她心里就像針扎似的難受。
據統(tǒng)計,2011年,未成年少女到醫(yī)院流產或引產,市區(qū)煙臺市婦幼保健院、毓璜頂醫(yī)院、解放軍107醫(yī)院至少有100余例,這還不包括到黑診所或者買藥自己流產的數字。
性成熟年齡已經提前至11-12歲
親情缺失使他們更渴望愛
“全球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齡,已由原來的14-15歲提前至了11-12歲。”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yī)師張永欣告訴記者,性成熟早,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問題,有項目曾經對小學進行過一項調查,發(fā)現現在小學一、二年級就有很多女生來初潮,“只要月經初潮,就已經有了受孕的可能性。”
性成熟在提前,親情卻在缺失,是導致現在流產低齡化的主因。父母工作忙無法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表現在孩子身上的就是親情的缺失,“據了解,到醫(yī)院來做手術的女孩大多來自留守家庭、單親家庭、和老人生活的家庭以及失學兒童。”這就表示,越是非正常家庭走出的孩子,越渴望親情,于是他們退而求其次,從身邊的同齡或者異性身上尋求親情,引發(fā)早戀、懷孕等一系列問題。
今年,張永欣曾接診一名18歲學生,她來做引產時,幾名學生陪著她一起,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不但不引以為恥,每天還前呼后擁,到了晚上,更是男男女女都有,對引產根本不當回事兒。“據我們側面了解,這個女孩的父母根本不管她,這個女孩從父母那里得不到關愛,只能從同學這里尋求愛和溫暖,連流產的錢都是同學湊起來的,所以才會造成女孩現在對流產毫不在乎。”
張永欣說,青春期,就像一輛沖動的加速的過山車,在成長的軌道里橫沖直撞,因為他們的心靈和身體都在面臨著一些前所未有的變化。她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時候,要經過一段漫長的等待。如果過早破繭而出,可能小蝴蝶等來的不是百花盛開的春天,而是嚴寒未退的初春。等到萬紫千紅時這只小蝴蝶它已經沒有精力再去吸花粉傳播給其它的花了。”
“這個時代的孩子,從小接觸電視、電腦、電影,難免會看到一些親密的鏡頭、圖片和影響,對孩子的心理形成一種心理暗示,他們就會從好奇到模仿,僅僅靠家長的警告是完全沒用的,實際上,他們未必懂得什么是性。”張永欣說。
未成年成感染艾滋病危險人群
性教育應該從小學抓起
市疾病防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長楊珊告訴記者,目前,未成年人已成為繼男同性戀、多性伴侶和性服務工作者之后的另一個危險人群,“現在的少男少女性成熟早,但心理成熟度卻滯后,他們不懂得保護自己,性知識少得可憐,從而很容易感染上一些性病,尤其是人流后,感染性病的幾率大大提高。”楊珊表示,未成年必須自愛,懂得保護自己,不能放得太開,“現代性教育,應該從小學抓起。”
“現代社會的性教育嚴重遲滯。”張新艷表示,現在國內學校對性教育課程可能只是點到為止,此時就需要家庭的補充,但矛盾的是,中國的父母通常不會與孩子討論性的問題,有媒體曾如此評論國內外的性教育:國外的家長老師會告訴孩子們“你要學會使用避孕套”,而中國的家長老師只會告訴孩子,“你不要談戀愛”.
未成年少女流產的后果到底有多嚴重?“18歲以前,未成年少女過早開始性生活,由于生殖器官還沒有發(fā)育成熟,容易造成大量出血,引發(fā)感染、盆腔炎癥及不孕癥。”兩位婦產科專家不約而同表示,妊娠并發(fā)癥和不安全流產已成為15-19歲少女的主要死因,少女在人流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可能性是成年婦女的2倍,甚至可能影響日后的生育。“貿然流產或者引產,其手術風險明顯高于成人,尤其是一些去黑診所做手術的孩子,每年國內都會發(fā)生致死和致殘的案例。”
目前,在全國各地已經成立了許多專門的未成年救助中心或救助熱線,通過政府干預來幫助懷孕少女。但是張新艷表示,對于未成年而言,保護自己重在預防,“當少女表現出性沖動或遭遇激情時,必須想到性行為的可能后果,如傳染性病、艾滋病,懷孕、身心傷害、各方面的輿論和壓力等,退一萬步來說,如果真的不得不進行性生活,那一定記得使用避孕套。” (YMG記者林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