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全球變暖 科學家欲將陽光反射回太空 但副作用嚴重
據(jù)美國媒體今晨報道,近日刊登在美國《新科學家》雜志上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如果科學家被迫實施所謂的“地球工程”為地球降溫,我們每天抬頭就能看見的蔚藍色天空將變成毫無生機的白色。
研究
天空將被“洗白” 太陽能成受害者
按照科學家的說法,為了抑制氣候變暖,可以實施“地球工程”,向大氣中散布直徑0.1至0.9微米的微粒,用以反射太陽光,從而使地球降溫。
研究人員指出,“浮質(zhì)法”能夠讓抵達地面的陽光減少五分之一。不過,這種方式也會降低天空的藍度。這些微粒會起一些副作用,將天空的藍色也“洗掉”,將蔚藍的天空變成朦朧的白色。
除了讓天空變成白色外,太陽能產(chǎn)業(yè)也將成為這種做法的受害者,原因就在于太陽能電池板所能獲得的直接光照減少,導致人類進一步依賴化石燃料。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時我們不會輕易啟動這個工程!泵绹永D醽喼菘▋(nèi)基科學研究所的本·克拉維茨說。
原理
向空中噴射浮質(zhì) 紅光將淹沒藍光
究其原理的話,還要從太陽光的組成講起。太陽光由赤、橙、黃、綠、青、藍、紫7種顏色組成。這7種顏色的光波長不一,大氣中的塵埃以及其他微粒散射藍光的能力,大于散射其他波長較長的光線的能力,因此天空顯現(xiàn)出藍色。
如果向空中噴射大量浮質(zhì),紅光將成為被散射最多的光線,淹沒藍光,從而讓天空變成白色。
多知道點兒
向至少離地面10千米的空中噴撒微小的浮質(zhì)顆粒,是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于2006年提出的一個應對全球變暖的主意。他的這個靈感來自于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fā),當時火山灰一直噴入35千米的高空,使地球氣溫明顯下降。如果要人工達到這一降溫效果,則需要用飛機或氣球噴撒浮質(zhì)顆粒。有科學家認為,這一方案具有一定的未知風險。
編譯/記者 郭悅 程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