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報6月6日訊(記者 崔榮杰)記者從6日召開的濟南市防指成員擴大會議上獲悉,今年夏季濟南降水較往年偏多,發(fā)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今年以來氣候異常特征明顯
根據濟南市氣象部門指出,今年以來濟南市氣候異常特征明顯,主要表現在降水和氣溫兩方面。
降水方面偏少,時間分布極不均勻。今年以來(1月1日-6月5日)全市平均降水量82.6毫米,較常年同期(118.6毫米)偏少30%;較去年同期偏少18%.氣溫異常表現在前期偏低、后期偏高,5月上旬氣溫創(chuàng)歷史紀錄。前三月較往年偏低,5月上旬全市平均氣溫為23.1℃,較常年偏高3.8℃,創(chuàng)歷史新高。
氣象部門預測,濟南今年夏季全市平均降水量400-450毫米,較常年(404.6毫米)偏多1-2成。由于降水時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區(qū)有不同程度的夏伏旱;盛夏局部地區(qū)有短時雨澇災害。預計雨季于6月底到7月初開始,8月底到9月初結束,均接近常年或略偏早。
據氣象分析,黃河流域下游汛期降雨較常年偏多2-5成,再加上黃河下游已連續(xù)30年未發(fā)生超過10000立方米/秒的洪水,按照旱澇交替的自然規(guī)律,出現洪澇拐點的幾率增加。“濟南市同期偏多1-2成,發(fā)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防汛責任落實到住宅小區(qū)
濟南市要求,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是防汛工作第一責任人,對轄區(qū)內的防汛工作負總責。同時,要層層簽訂防汛責任狀,把防汛責任逐一落實到人、落實到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村居,落實到城區(qū)道路和住宅小區(qū)。
及時做好小清河的水位調節(jié),在汛期遇有強降雨及時打開小清河水位調節(jié)閘,盡最大努力提高行洪能力。
夏季防汛,城市內河流的通暢至關重要。濟南市防指內河防汛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做好河道清障工作是加強防汛的重要內容,但近年來濟南市河道內違法種植、亂填亂建、亂截亂堵現象相當嚴重,甚至有的河道被填平造地或開發(fā)建廠,這些違法行為嚴重影響河道洪水下泄,誘發(fā)洪澇災害。
“對河道清障,一個是清,一個是制止,投資不大但效果很明顯。”該負責人說,從4月份開始,對各縣市區(qū)的各個河道挨個拍照,現在河道堵塞現象十分嚴重,需要在主汛期前清障,確保河道行洪暢通。
甸柳一中等15個積水點將改造
據了解,為加強防汛,濟南市今年計劃開展內河河道治理17條,其中繡江河、玉符河等河道的治理任務要在年底前完工。在河道治理的基礎上,今年還要重點推進小清河華山湖蓄滯洪區(qū)規(guī)劃立項工作,力爭盡早開工。
為增強城區(qū)抗洪排澇能力,濟南市將加快二環(huán)北路道路積水改造、十六里河整治及南大槐樹溝三期等工程的收尾工作,確保主汛期前完成甸柳一中、信義莊等15個積水點改造工作;對今年汛期出現的新增積水點及時制定應對措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