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電 據(jù)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一項新研究結果顯示,同只能講一種語言的人相比,能說兩種語言的雙語者能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者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結果,首次證明了雙語者的大腦在處理語音時的不同之處。與講單一語言的人相比,雙語者更善于識別人們說出的音節(jié),即使這些音節(jié)被淹沒在嘈雜聲音里。
參與了這項研究的西北大學神經生物學和生理學教授克勞斯(Nina Kraus)博士說,由于雙語者的腦子里運行著兩種語言體系,會變得非常善于決定哪些聲音有意義,哪些聲音沒有意義;思維就如同在表演雜技一般。
在這項新研究中,克勞斯和她的同事們通過對比兩組受試者的大腦信號,測試了他們對聲音的下意識神經反應。這兩組受試者中,一組是23名能講流利英語和西班牙語的高中生,另一組是25名只會講英語的十幾歲的青少年。當周圍環(huán)境安靜時,兩組受試者都能聽到測試音節(jié)“da”,而且毫不費力。但是如果背景嘈雜,講雙語的學生明顯更善于識別語音的基本頻率。
克勞斯說,他們已經得出結論,雙語者的神經系統(tǒng)對聲音的反應方式與只能講一種語言的人明顯不同。
最近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通過這種神經系統(tǒng)的微調,那些可掌握一種以上語言的人們將其大腦建設得更富彈性。他們的大腦在執(zhí)行多重任務和決定事情的優(yōu)先級別時會更為熟練,甚至可能經得起歲月的無情摧殘。
在研究了會說多國語言的老年人后,這些研究者總結認為,能說越多語言對人越好,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說三種語言的人其產生認知問題的可能性比講兩種語言的人要小三倍,能說四種或以上語言的人出現(xiàn)認知問題的可能性比雙語者要小五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