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正在核對信息。隨著高考新政實施山東非戶籍考生將可就地高考(資料片)記者鄭濤攝
2012年: 語數外主科保持穩(wěn)定,基本能力“1”全考選擇題,體育成績不計入總分,記入電子檔案供參考。
2014年起:
恢復“3+綜合”模式,考試時間將縮短為兩天,英語聽力不納入統(tǒng)考,體育不再組織統(tǒng)一測試。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徐玉芹)山東高考率先突破戶籍限制!從2014年起,山東將允許非戶籍考生在我省參加高考。2月29日上午,山東省教育廳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了這一消息。“要是我女兒晚兩年高考,就不用回江蘇了。”來自江蘇省、在濟南工作已有20年的胡先生對此感慨萬千。
根據通氣會發(fā)布的《山東省普通高?荚囌猩贫雀母飳嵤┮庖姟,從2014年起,凡在我省高中段有完整學習經歷的非戶籍考生均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學的高中段學校所在地)報名參加高考,并與我省考生享受同等的錄取政策。
省教育廳副廳長宋承祥表示,隨著我省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人口流動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目前,教育部正在組織人員研究制定非戶籍考生參加高考的政策。山東作為沿海發(fā)達省份,在全國率先出臺允許非戶籍考生在我省參加高考的改革,一是充分考慮了我省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二是更大范圍內體現了社會公平原則。
首推“就地高考”
具有破冰意義
著名教育評論家熊丙奇(微博):
對于山東高考率先突破戶籍限制,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認為具有“破冰意義”。熊丙奇說,山東省首個推出“異地高考”政策,對促進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義。“山東本身是個流入人口少于流出人口的省份,而且高考報名人數從2008年的80萬銳減至今年的50多萬,具備了推進‘就地高考’的條件。”熊丙奇分析說,但在全國其他地方,打破這種僵局難度還很大,尤其是流入人口多于流出人口的省份。記者徐玉芹
取消戶籍限制乃“雪中送炭”外來務工子女學校校長感慨:
“孩子們不用再折騰了”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徐玉芹)允許非戶籍學生在山東高考的消息一出,立即在網上引發(fā)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山東高考競爭激烈,外省的隨遷子女不一定想在山東參加高考。不過對此,有網友指出,對長期在山東求學的外省考生而言,這將使他們擺脫“山東求學、戶籍地高考”的尷尬;要知道,山東省自2007年實行高考自主命題,高中所用教材跟外省完全不同。
獲悉山東允許非戶籍考生在省內高考,來自江蘇省、已經在濟南工作20年胡勇先生感慨萬千。“我們來濟南都20年了,老家也沒啥親人,孩子回去考試還住的賓館。”
近年來,像胡先生的女兒這樣從小在濟南讀書、高考卻必須回戶籍地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不在少數。濟南市外來務工人員定點學校明湖中學是一所初中學校,該校校長劉軍告訴記者,2011年該校有257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濟南參加中考,進入高中階段學習。“2004年我們學校就是定點學校了,到現在已經有了5屆畢業(yè)生。除小部分在濟南落戶的學生外,其他人全部回原籍參加高考了。”劉軍說,以往每年招生,都要提前給家長說明,就算在濟南上初中,將來考大學也要回戶籍所在地,一部分家長因此把孩子送回了老家。“這下可好了,孩子和家長不用來回折騰了。”劉軍感慨道。
濟南市教育局2010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先后在市區(qū)外來務工人員居住較為集中的區(qū)域確立了38所定點學校,共計招收外來務工子女27970人。定點學校中,外來務工子女占在校生總數的平均比例達到52.6%。而最新數據顯示,濟南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定點學校已經達到56所,人數也有大幅增加。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山東高考取消戶籍限制無疑是“雪中送炭”。
盼全國實現
“就地高考”
我省率先放開高考戶籍限制消息出來后,眾多網友認為這一政策對于隨遷子女來說,是個好消息。有網友建議其他各省應該跟進,真正實現就地高考。
@土豆2008:讓考生擁有更加公正公平的高考機會,讓孩子“在哪里讀書,就在哪里考試”,以體現教育公平、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宗旨。
@保衛(wèi)上海的模子:山東此舉解決了省外省內幾千萬流動人口的民生問題,大大減少了留守兒童。
@懷氏兄弟:建議河南、湖北跟進。
@君悅2714401064:高考制度早該改革了。全國各地都應就地高考。
@清茶-2013:拋開高考分數高低不說,這一決定說明山東人對外地人的一種包容厚德的姿態(tài),對在山東讀書的隨遷子女是個好消息!
(山東商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