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肅立在遺像前哀悼老師
追悼會現場站滿了前來致哀的人
昨天,在臨沂市平邑縣地方鎮(zhèn),上千人自發(fā)聚集在一起,為在當地支教20多年的教師李志強舉行追悼會。這位只有43歲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老師,曾用20年的青春將無數學子送出大山,如今,那些曾受他教誨的學生也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為的就是送“李爸爸”最后一程! ∮浾吡私獾,在送行人群中,除了現在仍是李志強老師的學生外,還有一些已過而立之年的人,他們也都曾經當過李老師的學生。有位姓武的學生專程坐飛機從南方趕回來,只為見老師最后一面。李老師的妻子張老師回憶這位遠道而來的學生時,告訴記者,這個孩子原本學習很差,又調皮,家庭條件也不好,非常難管。
當時他們兩口子年齡也不大,剛剛入職,工資只有幾十塊錢,但李老師堅持幫助這個學生,給他買學習用品,給他生活費。終于小伙子長大成才了,可是還沒等他來得及報答,老師就永遠離開了。
來送老師最后一程的學生中,有不少類似于武先生這種情況的。有位楊先生給單位請了假,帶著家人坐車專程回來看望“師母”;貞浧鹄罾蠋熢浗o過他們的溫暖,大家悲痛不已。“那時候住校,平時就吃家里給弄好的煎餅?墒羌屣灧艃扇炀妥兊梅浅8,李老師心疼我們,就帶著好多學生回他家里吃飯。當時雖然沒有什么好東西,但正是那一碗雞蛋炒咸菜,一碗粥,給了我們一個最溫暖的童年!”
畢業(yè)不留縣城
山區(qū)支教一呆就是20年
李老師1990年參教,1994年轉到地方縣一中,認識了妻子張老師。兩人是自由戀愛,婚后感情也非常好。既是生活上的伴侶,又是工作上的伙伴,張老師對丈夫除了愛還有敬佩。她告訴記者,自己發(fā)現丈夫人事不省時,是在他的辦公室里。當時已經夜里11點了,她看見丈夫趴到辦公桌上,還以為他只是不小心睡著了,萬萬想不到竟是腦梗塞。
“我看他胳膊底下還壓著整理了一半的資料,老李這個人就是那么認真。”話還沒說完,張老師已經泣不成聲。她告訴記者,李老師過世前,穿的最后一套衣服還沾著白色的涂料。那是因為前不久學校翻新,李老師邊盯著工人干活,邊幫忙,不小心蹭到身上的。一直沒來得及將那身臟衣服換下來,沒想到這竟是李老師穿的最后一套衣服。
今年43歲的李志強,20歲那年從費縣的師范學院畢業(yè)了,當時有個機會可以留在縣城,可是他毅然回到了山區(qū)。據妻子張老師回憶,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50多個村只有這一所中學。那時候一個年級10多個班,一個班也要有六七十個學生,每天改不完的作業(yè),都要加班加點,但是李老師從來沒有抱怨過。他說自己也是山溝里的孩子,回山溝才能生活的習慣。
夫妻倆在獨處時,李志強也曾動情地告訴妻子,縣里不多他一個老師,可山區(qū)卻不能少他一個。“他說山區(qū)的師資力量本來就薄弱,山里的孩子又需要知識,所以那么多年他一直任勞任怨,因為他是真的喜歡山里這些樸實的孩子。”
“李爸爸”走了
孩子們一臉悲傷
李老師的事跡,最開始記者是從一位與他素未謀面的人那里聽說的,這個人姓張,他在濟南工作,前兩天回了臨沂老家。前天晚上,張先生聽鄰居的孩子說起了自己的李老師,小小的臉上滿是悲傷。他聽后覺得很感人,便給記者打通了電話。
“我鄰居的這個孩子這兩天本來請假在家,他同學專門來家里告訴他,老師去世了,問他要不要回去參加追悼會。兩個孩子只有十一二歲,可是都很難過。我覺得很納悶,現在初中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能和老師相處的這樣深厚著實不易。仔細一問才知道,李老師非常耿直和熱心,頭兩年還把自己的榮譽讓給了其他老師,大家都很敬佩他。”張先生告訴記者,當地人都認識這位“李老師”,因為他的學生分散在這片山區(qū)的各個村莊,大家都親切的管他叫“李爸爸” (文/圖記者孫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