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各種尋寶收藏類節(jié)目都異;鸨,這也給不少不法分子帶來了“商機(jī)”。
2月5日上午,王女士途經(jīng)南京市鼓樓區(qū)的草場門大橋,看見兩名男子在路邊擺著地攤,和一名中年男子正在為手中的一件玉器而爭論不休。本來就對文物很感興趣的王女士就湊上前一看,原來是一只“玉麒麟”。該中年男子出價上萬元,但是對面男子卻說這個“玉麒麟”是出土的玉器,價值連城,不肯出手。而王女士看了一眼,覺得該玉器“老相”十足,經(jīng)過和商販的討價還價,王女士最終以12000元的價格從小販?zhǔn)种蝎@得該“玉麒麟”。
而王女士回到家中后,又接到商販的電話,稱其手上還有不少更好的文物,看王女士有沒有興趣再購買些。于是,王女士便向家人說起了此事,家人一聽便意識到王女士被騙了,而且這還是個老騙局了,便趕緊撥打電話報了警。
漢中門派出所的民警接警后立即展開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該小販常在草場門橋一帶活動,最終順利擒獲了這幫騙子。據(jù)了解,以劉某為首的這幫騙子來自安徽,該作案團(tuán)體一共4人,趁著之前刮起的一股“考古熱”,劉某等人從攤販?zhǔn)稚弦?0元到400元不等的價格購買了數(shù)件外形為兔子、麒麟、菩薩等形象的普通工藝品,來到南京后謊稱這是剛出土的玉器,價值連城,以此忽悠消費者。為了讓消費者相信,劉某等人還把玉器表面涂上了一陣灰土,讓消費者以為這是剛從地下挖出來的。為了騙取消費者的信任,劉某等人還進(jìn)行了分工,一伙人兜售“玉器”,另一伙人喬裝成買家與劉某交易,騙取消費者信任,剩余的人四處把風(fēng)。
前天上午,漢中門所的民警將王女士被騙的12000元現(xiàn)金悉數(shù)還給了她。漢中門派出所田副所長提醒市民,玩玉器需要一定的儲備知識,不懂的市民千萬別輕易上手,否則很容易上當(dāng)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