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記者從山東省紅十字會獲悉,今年山東省共有73人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捐獻人數(shù)位居全國首位,同時創(chuàng)下省內(nèi)歷史新高。截至目前,全省共183人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
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山東分庫成立于2001年7月。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盧朝霞告訴記者,今年山東能有73人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并非偶然,根本原因是全省造血干細胞庫容量增加和志愿者捐獻的積極性提高。因為庫容量增大,患者還可能在多位配型成功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位。
“以前主要是膠東地區(qū)捐得多,從去年開始,魯西、魯北和魯南的庫容量都上來了。”盧朝霞說,前幾年,全省各市中以青島、威海、煙臺和濰坊等地捐獻突出,今年,德州實現(xiàn)捐獻零的突破,全年共有6位捐獻者;臨沂有11人成功捐獻,棗莊有10人,以往每年最多只有一兩位。
“這些地方思想過去相對保守,即使有一定庫容量,勸捐難度也大。”盧朝霞表示,公眾捐獻積極性的提高與輿論報道密不可分。“媒體宣傳多了,群眾就能充分了解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無害,積極性就上去了。”
來自省紅十字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以來,山東省新入庫資料達13000余份,連同初配成功人數(shù)、高配成功人數(shù)、體檢合格人數(shù)等各項可量化指標(biāo)都是全國第一。截至目前,山東省共有20余萬名志愿者報名捐獻,采樣入庫10萬余份,已合成9萬余份。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