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商張守立在為賣剩的半車白菜發(fā)愁賈瑞濤 攝
受近年來氣候變化的影響,蔬菜種植地域向北推移,使得面積進一步加大。在短期內,蔬菜價格大起大落的局面或難以改觀
◆導報記者 賈瑞濤 見習記者 牛其昌 壽光 濟南報道
菜價的下跌再一次印證了“谷賤傷農”的經濟學原理。
2日早上6∶30,全國最大的蔬菜批發(fā)交易市場——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內,這個時候本該熱鬧的蔬菜交易區(qū)卻顯得格外冷清。
在交易區(qū)的一排長椅上,菜商孫奇一個人裹著軍大衣發(fā)呆,他身后是滿滿一車大白菜。他的對面,一群頭戴圍巾的婦女在聊著天。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菜農、菜商了解到,由于去年菜價較高,菜農今年擴大了蔬菜種植面積,由此以來,供給大大超過需求,造成蔬菜價格急落。
在此情況下,很多菜商無奈選擇“歇業(yè)”。
焦急菜商擬“歇業(yè)”
“我們都4天沒掙著錢了,你給我們找個活唄!碑斅犝f導報記者前來了解情況時,在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內打工的王桂香和她的同伴調侃道。
據(jù)王桂香介紹,她們每5人一組幫前來買菜的菜商裝卸白菜,包括剝爛葉、包紙和裝袋等程序,每袋大約十幾顆白菜,工錢是1.8元。以前最好的時候每人一天能掙100多元,但現(xiàn)在由于市場冷清,她們這些人只能在這里聊天。想想每個月還要給物流園30元的管理費,王桂香的心里非常著急。
同樣著急的還有菜商張守立。
3天前,張守立的兩輛大卡車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從1500多公里外的吉林將60噸大白菜運至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到現(xiàn)在還剩下半車沒有賣完。
“賠了1萬多元了,賣完這車就不販菜了!睆埵亓⒂行┎荒蜔┑卣f,以往早上這個時候市場上人山人海,但現(xiàn)在稀稀拉拉沒有幾個人。由于本地菜正大量上市,價格稍貴的外地菜已經賣不動了。
孫奇的菜也來自東北,他告訴導報記者,前幾天價格還在3角多錢一斤,現(xiàn)在已經降到兩角多一斤了。
他給導報記者算了一筆賬:從東北拉菜到壽光,運費每噸為220元,打包費每袋1.8元,袋子每個0.8元,包裝紙是1角2分一張,再加上管理費等,目前已經是賠錢!邦^幾天是一天一車,這車兩天了還沒怎么賣,這么個賠法我也不打算做了,不行先歇歇!
不止大白菜,據(jù)張守立介紹,土豆、菜花、辣椒、蔥等蔬菜的行情都不好。
“可以說賣蔥最有風險了,我從東北運來6萬斤,到這里就要損耗1/4,加上運費和人工成本,一斤能掙二三分錢。”剛卸完一車大蔥的菜商于樹爽對導報記者說。
在交易區(qū)的另一邊,一位菜商正滿懷期待地向買主推銷自己的芹菜。
“你要不了1000斤,300斤也成啊!辈松虒I主說道。
“要多了也賣不了啊!边@位買主嘴里嘀咕著,看了一會最終還是空手走了。
在場的一位人士告訴導報記者,就在前幾天,有位菜商每斤7角5分運來的芹菜賣價3角5分,一車賠了六七千元。以前對1000斤以下的買主,菜商都不愿搭理,可現(xiàn)在情形倒了過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