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這是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對每一個共產黨員提出的要求。我們必須始終牢記和踐行這一要求,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在推進科學發(fā)展跨越發(fā)展的進程中,切實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動力。我們黨成立90年來,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改革開放,開創(chuàng)、堅持、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偉大的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東方。黨90年來的發(fā)展歷程告訴我們,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這也昭示我們:只有始終如一地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才能始終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不斷走向新的輝煌。所以,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須切實踐行好黨的宗旨。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不能忘。黨除了人民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90年來,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前所未有地將中華民族團結成一個整體,鑄就了我們黨最為根本的政治優(yōu)勢。正是為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高尚情懷,讓無數共產黨人選擇了為人民奮斗的崇高事業(yè),由此造就了激蕩人心的歷史進步、波瀾壯闊的現代轉型、震古爍今的發(fā)展成就。今天,面對社會轉型的新挑戰(zhàn),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我們更要深入踐行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理念,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認真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以親民愛民的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須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chuàng)精神。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不竭動力。90年歷史充分證明,我們黨要在發(fā)展和變革中引領時代進步,必須依靠人民,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破浪前行。我們要始終牢記 “拜人民為師”的諄諄告誡,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zhí)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之中。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從群眾中汲取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智慧和力量,不斷開創(chuàng)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須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各級黨的領導干部要時時提醒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行使權力就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決不能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私利的工具。要以黨性教育來提升修養(yǎng),強化黨員干部的公仆意識,還要不斷健全和完善制度來確保權力的正確行使。要讓黨的干部深刻認識到脫離群眾的危險性,自覺帶著深厚感情融入到群眾中去,做到人對人、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在為人民群眾謀利益過程中,我們必須順應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不斷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讓人民共享發(fā)展成果,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敝灰覀兪冀K牢記和踐行胡錦濤總書記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要求,做群眾的貼心人、知心人,對群眾工作上心、耐心,辦事出于公心,讓百姓放心,我們的各項事業(yè)就會無往而不勝,從輝煌走向新的輝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