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嫌疑人盜割電纜的工具。鄒寧 攝

被盜割的電纜。鄒寧 攝
白天,徐某依然是帶隊干活兒的工頭;深夜,他就帶著另一支“隊伍”盜割電纜。當(dāng)然,徐某在“賣電纜”的時候,把外皮剝掉賣銅芯。在濟南各大工地,徐某盜來電纜,賣出的銅芯達5噸多。
□本報記者 殷寶龍
他有自己的施工隊,手下還有十幾個人,在省城各大工地承攬鋪設(shè)電纜的活兒;可是到了晚上,他從“工頭”搖身一變成了“賊頭”,與同伙一起進入各大工地,瘋狂盜竊電纜;有時候,他晚上盜竊的,就是他白天鋪設(shè)的電纜。
5月19日,歷下公安分局刑警一中隊破獲一起電纜盜竊案,以徐某為首的4名盜竊嫌疑人落網(wǎng)。
鋪電纜想到偷電纜
徐某,35歲,河南安陽人,2009年來濟南打工。徐某是一個工頭,手底下有一支十幾個人的施工隊,專門在省城各大工地承攬鋪設(shè)電纜的活兒。
不過,徐某是個不愿意出力的主兒。他認(rèn)為,當(dāng)工頭累不說來錢還慢,有時候資金周轉(zhuǎn)不過來,他還得借錢給工人發(fā)工資。徐某在高新區(qū)某工地施工時認(rèn)識了一個收廢品的“本家”,這個同樣姓徐的男子告訴徐某,賣什么也不如賣銅賺錢。收廢品時,銅價一般是50元/公斤,而收廢品的轉(zhuǎn)手再賣,還能賣到80元/公斤。
看著工地上成堆的電纜,徐某決定鋌而走險。于是,徐某招募了幾名在濟南打工的老鄉(xiāng),開著自己的面包車,開始盜竊電纜。而且,他們專盯大工地。
小甜頭換取大筆錢
徐某雖然是工頭,但是熟悉的工地畢竟只有幾個,于是,他把在省城各大工地打工的其他老鄉(xiāng)發(fā)展成為“眼線”。哪里電纜多,哪里管理松,這些信息源源不斷地匯集到徐某處,而徐某則會給“眼線”們一些小甜頭。
這些小甜頭讓徐某得到了大量“情報”。白天,徐某依然是帶隊干活兒的工頭;深夜,他就帶著另一支“隊伍”盜割電纜。當(dāng)然,徐某在“賣電纜”的時候,把外皮剝掉賣銅芯。在濟南各大工地,徐某盜來電纜,賣出的銅芯達5噸多;同時,他還趁到外地攬活兒的機會,盜取工地的電纜。3個多月以來,他和同伙在山東、河北、天津等地共盜取電纜銅芯近8噸。
徐某一般會到高新區(qū)一處收廢品處銷贓,每公斤電纜銅芯以50余元賣出,共獲利40余萬元。
贓款難比實際價值
作案時,徐某等人一般會選擇直徑50毫米的粗電纜為目標(biāo),盜割后截成兩米半左右的長度,裝進改裝后的面包車內(nèi),盜割工具就是液壓斷線鉗和齒輪鉗。
銅芯來得容易,賣得也便宜,以每公斤50多元賣出,近8噸也不過賣40余萬元。警方初步估算,工地上這些電纜的實際價值近千萬元。
今年3月23日,歷下區(qū)一處工地發(fā)現(xiàn)電纜被盜后報警。實際上,此處工地在3月22日就曾被盜,只是沒有發(fā)現(xiàn)。這兩起案子都是徐某等人所為。
接到報警后,歷下刑警一中隊迅速展開偵查。在調(diào)取查看了大量監(jiān)控錄像后,民警鎖定了徐某的白色面包車。5月19日,民警將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另有部分嫌疑人在逃。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