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了,莒縣陵陽鎮(zhèn)的蘋果商劉先生心里卻拔涼拔涼的。去年他在煙臺搶購的紅富士蘋果,還有100萬斤積壓在冷庫里。而在日照,像他這樣想囤果賺錢卻陷入困境的還有不少。

日照一水果攤前,等待出售的蘋果。 本報(bào)見習(xí)記者 冷炳豪 攝
本報(bào)日照5月16日訊(記者 姜海姣 見習(xí)記者 彭彥偉)天熱了,莒縣陵陽鎮(zhèn)的蘋果商劉先生心里卻拔涼拔涼的。去年他在煙臺搶購的紅富士蘋果,還有100萬斤積壓在冷庫里。而在日照,像他這樣想囤果賺錢卻陷入困境的還有不少。
劉先生承包冷庫已有多年。去年各路資金涌入煙臺瘋狂搶購蘋果,“紅富士”瞬間身價大增,這一現(xiàn)象繼“蒜你狠”、“豆你玩”之后,被戲稱為“蘋什么”。
劉先生也加入搶購大軍中,搶到140萬斤紅富士,“年前時價格比較高,但當(dāng)時不舍得賣。”
可現(xiàn)在,劉先生還剩下100萬斤蘋果壓在冷庫里。他收購的兩種型號的蘋果,75號蘋果收購價在2.8元/斤,80號則在3元/斤。加上運(yùn)輸費(fèi)、人工費(fèi)、冷庫租用費(fèi)等,每斤售價至少加上七八角才不會賠本。
而目前,這兩種蘋果批發(fā)價僅為3.3元/斤和3.7元/斤。“按這價都賣光,保守算也得虧30多萬。”劉先生干著急卻沒辦法:“往年這時蘋果早賣完了,該收蒜薹了,我卻都騰不出地方來。”
與劉先生一樣,日照不少經(jīng)銷商高價收來的蘋果仍積壓在冷庫里,出庫價已略低于收購價,虧損幾成定局。
莒縣城北一冷庫的老板吳先生頭一回收購蘋果就吃到了苦頭。“庫里還有近50萬斤紅富士。”他說,往年他主要收購蔬菜,“大家都說去年是蘋果‘小年’,收了一定掙錢,我才搶購了蘋果。”
吳先生說,積壓蘋果的冷庫在陵陽鎮(zhèn)隨處可見,但很少見到來買蘋果的商販,“跟約好了一樣都不來買。我們只能干等著。”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