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境內(nèi)長江段,湖南百舸疏浚公司的洞庭二號挖泥船停在寬闊的江面上,馬達轟鳴,不斷將長江水輸送到數(shù)百米之外的華容河里。
“目前挖泥船每天能夠引水約8萬方,基本能夠滿足縣城14萬居民的生活用水,如果干旱持續(xù)就很難說了。”昨天,華容縣水利局副局長沈道政擔憂地說。
冬春連旱,百年一遇
華容縣城累計降雨量僅130毫米,比同期平均降雨量少65%。全縣有12萬多畝早稻無水翻耕被迫改種棉花等作物,已搶插的早稻面臨缺水或嚴重缺水的有近30萬畝,縣城14萬居民出現(xiàn)了用水困難。
在華容縣三封寺鎮(zhèn)墨山村,78歲的李大爺自己到離地約500米的水渠挑水灌溉農(nóng)田。令他擔心的是,如果再不下雨,可能挑水都沒地方了。
華容縣防汛辦副主任余志木說,這一次華容冬春連旱,百年一遇。而華容地質(zhì)條件比較特殊,全縣很少有地下水,因此像打井等傳統(tǒng)抗旱手段在華容很難展開。
縣城14萬人出現(xiàn)飲水困難
華容北依長江,南濱洞庭,當?shù)厝讼矚g形容其為江南水鄉(xiāng)。身處水鄉(xiāng)現(xiàn)在連吃水都困難,華容人第一次領略到了水的寶貴。
今年5月3日,華容河最低水位降到了26.5米,比最低取水水位還低0.4米?h城14萬余人出現(xiàn)飲水困難。
5月2日,縣城出現(xiàn)用水困難后,又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縣城供水應急領導小組,果斷半停了部分高耗水單位。“目前能基本保障縣城居民生活用水水源。”華容縣水利局副局長沈道政,5月4日啟動了長江引水預案,“每天可保證引水8萬方左右。”
長江調(diào)水?h城生活用水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湖北石首境內(nèi)的華容河調(diào)弦口閘,昔日水量豐沛的華容河此時只剩下涓涓細流。離閘口約一公里外,正是長江干流。由于長江水也較歷年同期偏低約3米,此時的長江顯得非常溫柔。“往年長江水水位高于華容河,江水能自然地流到華容河道,現(xiàn)在長江水比華容河還低3米左右,只能采取人工取水的辦法。”華容縣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此時,不遠處的長江江面上,洞庭二號挖泥船正不斷將長江水抽到河壩這頭的華容河里,由于水量小流速慢,這些水大約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到達華容縣城。華容河從閘口到華容縣城有22公里,河道平均寬80米,就是說在不考慮蒸發(fā)等因素下,要1.8萬方水才能使華容河漲一厘米。
不過這種引水方式成本也不小,每方水成本大約在2元錢左右。如果維持一個月需要支付約250萬元。
本報記者李柯夫 實習生張夢霞 岳陽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