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華盛頓4月8日電(記者 德永健)在經過近一周馬拉松式的討價還價后,奧巴馬與共和黨在8日最后一刻達成妥協(xié),從而令美國聯(lián)邦政府保住“門面”免于關門。
由于8日是關門最后期限,兩黨在眾院議長博納(共和黨籍)和參院領袖里德(民主黨籍)的帶領下,進行了一整天艱苦談判,奧巴馬則取消8日外出視察及周末舉家出游的計劃,坐鎮(zhèn)白宮居中協(xié)調。
當日談判形勢可謂變幻莫測。華盛頓時間上午11點前后,博納曾面見媒體,通報兩黨仍未談攏,令外界揣測談判或以破裂收場;此后經過約12個小時的拉鋸,博納在晚上11點前后二度露面,在最后一刻宣布兩黨就年度預算達成協(xié)議,令聯(lián)邦政府免于關門。
緊隨博納之后,奧巴馬也發(fā)表簡短講話。他指協(xié)議敲定的政府開支削減金額堪稱“史上最大”,并感性表示他很欣慰華盛頓紀念碑等知名景點可以如常開放,借此強調民眾生活得以免遭關門之擾。
據博納通報,作為過渡,目前維持聯(lián)邦政府運轉的臨時預算將再延5天;在此期間,國會將就維持2011財年剩余時間(至今年9月30日止)政府運轉的預算決議進行表決。
根據兩黨協(xié)議,付諸表決的決議將如共和黨所愿,再削減約380億美元政府開支,但作為妥協(xié),民主黨在醫(yī)療、環(huán)保等方面力爭的預算開支得以保留。
美國這場紛擾非常的政府關門風波緣起去年中期選舉之后,因眾院對2011財年預算拖而不決,奧巴馬政府一直靠臨時預算維持運轉。4月8日午夜12點,目前維持政府運轉的臨時預算正式到期,若不延長政府只能“關門大吉”。
本周隨著臨時預算進入七天倒計時,兩黨預算之爭達到高潮,也令聯(lián)邦政府是否關門懸念迭出。為促成黨派妥協(xié),奧巴馬5日至7日連續(xù)3天約請博納到白宮會晤,兩黨談判團隊則通宵夜談,直至8日最后一刻達成協(xié)議。
歷史上,美國聯(lián)邦政府曾多次因預算之爭關門,最近一次是在1995年民主黨總統(tǒng)克林頓執(zhí)政時期。當時除白宮、國會、警局、消防、海關等機構外,其它機構共關閉17個工作日,高達80萬的政府雇員停發(fā)工資回家待命。(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