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條線編織省城地鐵網
雖然濟南市的地鐵相關規(guī)劃已經基本編竣,但截至目前,相關規(guī)劃仍未正式公布。盡管如此,社會上對濟南軌道交通建設的關注從未停止過,相關部門也對此進行過零星地解答。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透過已經公布的信息,濟南的地鐵藍圖其實也正在徐徐展開。本版撰文 記者 王善龍 朱彩玲 孫曉偉 竇昊
五年開建50公里 造價250億
地鐵將串起“一城三區(qū)”
“盡快開工建設50公里軌道交通線路,初步構建城市軌道交通的基本框架。”剛剛結束的濟南兩會上,濟南市的軌道交通建設傳來最新消息,與此同時,包括經十路在內的軌道交通線路也被寄予更多的期待。
記者了解到,自從2009年重啟濟南市的軌道交通規(guī)劃建設工作以來,經過一年半的努力,濟南市的軌道交通線網規(guī)劃已經基本完成,濟南市初步規(guī)劃了七條軌道交通線路,基本上構成了十二五期間濟南市軌道交通的基礎框架。
這七條線路具體將通過哪些區(qū)域,無疑是濟南市民最關心的問題,不過在濟南市的地鐵規(guī)劃未通過國家審批之前,這些線路的具體走向仍不會對外公布。不過,借鑒濟南市的相關規(guī)劃,以及相關部門最近的公開表態(tài),我們不難推斷出濟南市軌道交通的大致走向。
截至目前,在軌道交通線路的布局上,濟南市已經明確十二五期間將開工建設50公里的軌道交通線路,初步構建城市軌道交通的基本框架。
據(jù)悉,根據(jù)國家新一輪地鐵建設熱潮中的平均造價,目前國內每公里地鐵造價約在5億元左右,按照這一成本估算的話,濟南市十二五期間光在地鐵等軌道交通建設上所付出的成本就將達到250億元左右,而這還不包括拆遷等成本。
而濟南軌道交通的線路上,目前除了正在建設的西客站地區(qū)留出地鐵預留空間外,經十路也已經確定將建地鐵。
“經十路的軌道交通規(guī)劃將采取淺埋式地鐵的方式。”在剛剛結束的濟南市兩會上,規(guī)劃部門在回答人大代表建議時明確表示經十路已經規(guī)劃建設地鐵,但是經十路究竟屬于地鐵幾號線、什么時候開工建設,目前尚不得而知。
在濟南軌道交通主框架中,除了西客站之外,其整體走向將從西部沿著南北兩側向東延伸,途經經十路,小清河附近到達濟南東部的奧體中心以及機場附近,因此不難看出未來濟南市的空間布局上,以地鐵為主要形式的軌道交通將連接老城區(qū)和西部新區(qū)、濱河新區(qū)以及東部新區(qū)這一城三區(qū),將大濟南緊密聯(lián)系起來。
敷設
地鐵為主
輕軌為輔
毫無疑問,濟南需要軌道交通。但是需要什么樣的軌道交通,即軌道交通以什么方式進行敷設,是市民期盼的地鐵線,還是折中的輕軌線,成為軌道交通建設中最關鍵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針對濟南獨特的地質特點,軌道交通規(guī)劃編制單位建議,在繞城高速以內的主城中心區(qū)以地下為主,不過要在不影響泉水保護的前提下進行,但是地面布線以及高架輕軌的方式仍不可或缺。
“選擇敷設方式需綜合考慮工程投資、拆遷成本、用地成本、城市景觀等因素以及對經濟、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的影響,是軌道交通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和重點環(huán)節(jié)。”相關部門表示,“地下敷設方式有利于拓展城市空間、節(jié)約城市用地、節(jié)省拆遷費用,且地下線路不影響城市景觀環(huán)境、可兼顧人防功能,在城市繁華地區(qū)具有明顯的綜合效益優(yōu)勢;高架敷設方式一般沿道路布置,綜合造價較低,工期較短,但高架線路對道路紅線寬度要求高,對沿線兩側建筑產生較大的噪音干擾,對城市景觀和沿線建筑日照具有一定影響;地面敷設方式可節(jié)約大量工程費用,但占用土地資源較多,對沿線兩側居民生活環(huán)境和出行產生較大影響。” 線路 多條主干道將通地鐵
雖然濟南市的地鐵線網并未明確公布,但是在一些規(guī)劃以及地塊的開發(fā)中,省城一些道路已經明確提出地鐵的配套要求。
說到地鐵,目前地鐵線路布局最為密集的要數(shù)西客站片區(qū)。記者了解到,除了西客站站房前預留了地鐵1號線和6號線的建設空間之外,在濟南文化中心的建設過程中也預留出地下空間對接將來的地鐵線路?梢悦鞔_地說,未來西客站片區(qū)內的大金路,即在高鐵站房東側順著高鐵正線南北延伸的線路上肯定會布置軌道交通線路。
此外按照相關規(guī)劃,西客站片區(qū)內站房前的東西向道路也將成為地鐵線路的途經之地,該線路即為濟南市的地鐵1號線,它將從西客站向東途經站前區(qū)域,經過濟南市老城區(qū)的人口密集地區(qū),向東直達奧體中心,如果建設條件允許的話,1號線甚至可能還將再向東延伸。而濟南市正在建設的文化藝術中心也在1號線途經之地,目前的地下深基礎施工已經考慮為地鐵1號線的建設預留空間。
而在站點分布上,記者了解到像高鐵站、小董莊站、機場路站、二環(huán)西路站等站點也有望出現(xiàn)在地鐵1號線的線路中。
除了1號線之外,地鐵6號線則有望沿著大金路從南向北穿越西客站站區(qū),隨后折向北園大街西延長線,并在臘山北路路口附近轉彎又向北延伸,一直跨過小清河,并沿著小清河流向向東延伸,計劃對接機場。在西部新城范圍張家莊站、臘山西站、臘山站、擔山屯站、高鐵站、興福寺站、于家莊站、演馬莊站、彭飛路站、吳家堡站等站點有望成為6號線途經站點。
另外,臘山北路也將成為濟南西部的傍上地鐵交通的一條主要道路,軌道交通7號線有望從該道路上經過,在清河南路路口轉向東延伸并進入市區(qū)。據(jù)悉,任家莊站、臘山河站、彭飛路站等站點將有望成為7號線的一部分。
此外,原計劃于去年動工的二環(huán)西路,正式考慮為地鐵建設預留空間的問題而延遲到今年開工。而據(jù)業(yè)內人士介紹,通過前期的勘探和論證,大緯二路、歷山路等濟南市交通流量大的城區(qū)主干道也完全具備地鐵的建設條件,將來地鐵線路的建設中,這些道路也將占據(jù)一席之地。
對接
西客站地鐵
可“零換乘”
地鐵只有與其他的交通方式進行有效對接,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其交通骨干線的作用。記者了解到,在濟南市地鐵線網的規(guī)劃中就計劃讓未來的地鐵線路和目前的火車站、汽車站、BRT站臺以及機場有機結合,形成立體的公共出行網絡。
在地鐵線網和其它交通方式的對接中,西客站無疑是最佳樣本。記者了解到,即將于今年7月份之前投入使用的濟南西客站就已經與地鐵進行了零距離對接。
在西客站片區(qū)建設過程中,為了不重復建設,在西客站站前區(qū)已經預留出了地鐵1號線和地鐵6號線的十字換乘空間。
據(jù)悉,已經主體完工的濟南西客站高鐵站房地下整體二層、局部三層,其中地下三層為地鐵6號線站臺及預留通道;地下二層為地鐵1號線站臺及預留通道;地下一層為換乘空間和設備用房。將來乘客下了高鐵之后,可乘坐自動扶梯進入地鐵換乘層,買上地鐵車票之后再進入地下2層1號線或地下三層6號線的換乘空間,乘坐自己需要的地鐵線路。整個過程不需要走出地面,就可實現(xiàn)零換乘。
除了高鐵和地鐵之間的零換乘外,在地鐵和長途客車以及出租車和公交車之間也可實現(xiàn)零換乘。在西客站的綜合交通樞紐過程中,也為地鐵和長途客車之間預留了旅客通道,乘客只需沿著通道即可出入地鐵或者長途汽車站,而將來西客站的地下也將有出租車候乘區(qū),乘客下了出租車即可從該區(qū)域的專門通道達到地鐵或相應的交通方式中。
除了在西客站的零距離換乘外,將來在省城其他主要道路上,同樣也能讓地鐵線網和其它交通方式進行便捷的換乘。例如即將開工的二環(huán)西路就將建設BRT快速公交,而該線路上同樣也預留了地鐵建設空間,因此將來這里的預留空間將和地面的BRT站臺相結合,為乘客提供從地下快速交通到地面快速交通的轉換。
同樣,已經確定建設地鐵的經十路上也已經布置了BRT快速公交線路,所以將來該線路上的地鐵建設之后,也能讓地鐵線網和BRT線網進行有效對接。此外正在考慮進行地鐵線路建設的歷山路、大緯二路、緯十二路等線路上,也是BRT快速公交考慮或已經布局的線路,由此可以看出,省城將來的地鐵線網將和BRT快速交通以及普通公交線網有效對接,編制出濟南公共交通出行的立體網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