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美心
1882年,美國通過排華法案,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排斥某特定種族的法案。一個多世紀后的今天,美國華裔眾議員積極運作,促美國向華裔社區(qū)正式道歉,為此,很多華人在奔波。眾議員趙美心日前表示,已經著手準備提出議案,敦促國會促進就排華法案正式道歉。
給華裔帶來屈辱傷害
美國國會當年針對華人通過的排華法案,給華裔帶來巨大的屈辱和傷害,堪稱美國歷史上黑暗的一頁。
該法案禁止華工移民10年,以后被一再延長,直至1943年廢除。排華法案執(zhí)行期間,華人不得入籍,不得和白人通婚,不得購買土地房產,華人的妻兒不得進入美國團聚。法案廢除后,美國政府從未表達過歉意。
對于排華法案的屈辱記憶,趙美心慷慨陳詞:“我的祖父因排華法案被剝奪公民權利,但今天他的孫女成為國會議員,并要在國會提出議案為排華法案道歉。”

1850年隨“淘金熱”前往加州的華工。(資料圖片)

攀登雪山的華工。(資料圖片)
美國政府從未正式道歉
美國政府曾就二戰(zhàn)日裔集中營事件道歉并賠償,并向土著印第安人和夏威夷人道歉,也就黑奴事件向非裔美國人道歉,但從未正式向華裔社區(qū)道歉。
為何向華裔道歉就這么難呢?美國華文媒體分析說,第一,雖然有極少數美國議員對此表示譴責,但美國總體上對排華法案給華人造成的損害缺少反省,多數美國人對此采取了忽視態(tài)度。第二,美國仍然有一些人對華人存在偏見,認為勤勞的華人移民搶了自己的飯碗。第三,華人普遍缺少爭取自身權利的努力,很多華人第二代,對“排華法案”的歷史沒有多少認識,在過去幾十年,很少華人會提及這段對華人祖輩不公正的歷史。
近年來,美國華人逐步融入主流社會,有從政的,有從商的,還有在科技領域有建樹的,他們發(fā)出了要求美國道歉的呼聲。

19世紀70年代,大量華工來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修筑鐵路。圖為加州民眾樹立的銅雕“開路先鋒”,以紀念華工對經濟繁榮做出的貢獻。(資料圖片)
彰顯華人社會地位提高
華人為讓美國道歉呼吁奔走時,馬薩諸塞州的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斯科特·布朗日前透露,將與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民主黨參議員范因斯坦聯合兩黨參議員,一起要求國會通過議案為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道歉。
美國華人已接近400萬,2020年有望達到600萬,成為美國第三大少數族裔。華人在美國政治選舉中,逐步開始改變形象,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如果將來有一天,美國國會通過了道歉法案,那是對美國歷史上華裔得到的不公正待遇的正式平反,它不僅是對華人前輩的一個慰藉,也標志著華人在美國社會地位進一步上升和政治力量提高。(記者 王丕屹)

排華法案封面。(資料圖片)
評論:遲來的正義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蓋瑞·查普曼說:“在你的生命中最重要的關系里,有一種東西是你必須付出的,而且需要勇氣和真誠才能實現的,它就是道歉。”
這話說得實在,道歉并不是張嘴說“對不起”這么簡單,否則,為什么美國至今還不就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向華裔道歉。因為他們有著放下身段的千般不愿,也有著對如何承擔法律責任的復雜思慮,更重要的是這種道歉有什么政治風險。
美國是一個典型意義上的移民國家,創(chuàng)造美國歷史的,不只是盎格魯—薩克遜人,還有和他們同時以及以后兩百多年來不斷以各種方式移入的其他族裔?梢哉f,沒有各族裔的奮斗,也就沒有今天的美利堅。
還記得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就職演講時曾說:“我們多種族混居是一種優(yōu)勢……我們吸收了各種文化的精髓,從世界的每個角落學習。因為我們經歷過內戰(zhàn)和種族隔離的痛苦洗禮,并在黑暗中更加堅強和團結。”
然而,美國的這種優(yōu)勢并沒有體現,100多年前的排華法案讓多元文化的優(yōu)勢大打折扣,因為至今沒有聽到美國對此事向華裔道歉。
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森瑟·弗朗茲博士認為,最佳的道歉時機就是意識到失誤后的48小時內,久拖不謝罪的道歉,與法學理論中的“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一樣,其效果會大打折扣。但人們并不嫌晚,人們需要的是美國推翻自己錯誤的勇氣,以及美國華裔日后的正常待遇。因為中國的孔子也說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楊子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