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賓館旁的石塔。

1947年《濟南街道圖》局部,上面標有“白骨塔”。

位于千佛山公園里的石塔。(郭學軍攝)
17日,媒體報道了齊魯賓館旁邊隱藏著的一座古石塔。消息見報后,引起眾多愛好文物考古的讀者的關(guān)注。有讀者講述了80多年前古塔一帶的風貌,有讀者則寄來了法國漢學家在百年前拍攝的千佛山古塔照片,還有專家指出,齊魯賓館古塔是“組裝”的。以上種種解釋,令齊魯賓館古塔的身世變得撲朔迷離。
□本報記者郭學軍
-老濟南如是說80年前這座石塔市民叫它“白骨塔”
“那個地方以前就是一個亂墳崗子。在山坡種地時,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死人骨頭。那時,也只有這一座石塔孤零零豎立在那里,在它旁邊的地下有一個深坑,我們都叫石塔為‘白骨塔’。在石塔不遠處,現(xiàn)在的學府大酒店區(qū)域,以前是一座‘殘疾教養(yǎng)院’。”17日上午,83歲的市民王憲百老人致電本報稱,他是一個“老濟南”,從小住在濟南城的南關(guān)附近。從三四歲起,就跟著大人到南圩子墻外石塔所在地附近玩耍,一直到十來歲時自己獨自去玩。
王憲百老人說,根據(jù)他的感覺,石塔離興國禪寺比較遠,應該和禪寺沒有關(guān)系。記者在網(wǎng)上搜到一幅1947年的《濟南街道圖》,地圖上,果真標有王憲百老人所說的“白骨塔”,它與今天齊魯賓館石塔的位置大致吻合。不過,地圖上的“殘廢院”在白骨塔東南方,與老人所說的“殘疾教養(yǎng)院”位于今學府大酒店一帶不符。
-讀者供圖百年前法國漢學家曾拍過這座石塔?
讀者劉本旺給本報提供了兩張老照片,說這是法國漢學家沙畹在1907年爬千佛山時拍攝的照片。一張老照片中,有一座石塔和兩座磚塔。另一張老照片中則只有一座石塔。劉先生說,照片里的石塔可能就是現(xiàn)在齊魯賓館旁的石塔。
這一說法是否成立?濟南老照片研究專家、網(wǎng)友“泉之魂”在詳細考證后說,沙畹所拍的石塔與齊魯賓館石塔不是同一座建筑物。他提出,和老照片里很相似的石塔如今倒有一座,現(xiàn)在還豎立在千佛山公園北側(cè)半山腰處,它離千佛山公園北大門約有200米,離報道中石塔也不遠。應該是劉先生搞錯了,把“彼塔”當成了“此塔”。
記者隨后來到千佛山公園,果然找到另一座石塔,該塔確實和老照片里的石塔很相似。
-專家說法齊魯賓館旁的石塔好像是“組裝”的
今天下午,省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物專家來電說,他長期研究地上文物,尤其是石刻造像。根據(jù)他的觀察,這座石塔“組裝”痕跡明顯,可能是后人組合而成的“混搭物”。
“石塔整體結(jié)構(gòu)不太順暢。塔身和塔座結(jié)構(gòu)松弛,不緊湊,雕刻的淺浮雕立體感不強,蓮瓣沒有蒼勁感,應為明代的東西。而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渾圓蒼勁,結(jié)構(gòu)緊湊,雕刻飽滿,具有宋金時期的特征。”該專家分析說,造成現(xiàn)在看到的“混搭物”有兩個可能,一是明代建造墓塔的時候,在造完塔座和塔身后,就直接利用了廢棄的早期塔剎。二是明代建好了墓塔,后因歷史原因塔剎遭到了破壞,再后來把廢置的宋金塔剎安置了上去。他還判斷說,在墓塔的附近,建塔的時候肯定有佛教寺院。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