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對每一個職場人士來說,年末最值得期待的事除了放假,就是能領到一個鼓囊囊的“年終大紅包”了。而今年CPI漲得比較歡,菜藍子越提越沉,一些生活用品也一天比一天貴。而年終獎會隨物價一起“上漲”嗎?本報記者聯(lián)合青島索亞市場咨詢公司,近日走訪了大量企業(yè)和單位,對通脹形勢下的加薪、年終獎話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在參與問卷的200人中涉及服務業(yè)、房地產、金融保險等各行各業(yè)。
獎金 5000元以下的占一半
“您估計今年的紅包會是多少?”對于這一問題,參加問答的200人中有40人選擇“難發(fā),沒戲”,有 60人選擇了“1000~5000元”,選擇“5000~10000元”的有40人,占20%。也就是說有100人認為今年的年終獎不會超過5000元,占調查總人數的50% 。而選擇“10000~20000元”、“20000~50000元”和“50000~80000元”的各占10%。
馬先生參加工作四年了,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當他答到這一題目時,臉上浮現(xiàn)出一絲似笑非笑的表情。“年終獎?年年有,但每年都不多,剛參加工作的那一年,沒有完成單位制定的任務,年終獎沒拿到;第二年單位發(fā)了3000元,此后一直很穩(wěn)定 ,每年3000元,三年沒有變過了,今年雖然物價漲得厲害,但年終獎估計還會差不多。”馬先生說 ,身邊的朋友年終獎大致差不多,1000元到5000元之間是主流。
現(xiàn)狀 雖不滿但多數人只能發(fā)發(fā)牢騷
不是每個市民都能拿到年終獎。在調查中 ,大學生劉英告訴記者,像她這樣今年剛參加工作的,基本上就不奢望有年終獎金了,“只要單位別因為我沒有完成任務而扣工資,就心滿意足了。”除了剛剛就業(yè)的學生隊伍之外,農民工也被列入了“獎金難”的行列,在“1000元以內或者沒有年終獎的屬于哪個行業(yè)?”一題中,有120位受訪者選擇了“農民工”,占總人數的60%,另外分別有40人、32人和8人選擇了“服務業(yè)”、“企業(yè)工人”和“其他”。
“如果對年終獎不滿意會怎樣做?”針對這一題,有108人選擇了“發(fā)通牢騷”,占據5成以上,有52人選擇了“默不作聲”,另外有40人提出了反抗,選擇“準備跳槽”。“如果公司不給年終獎,俺就跳槽。”參與調查者崔海良說。
期待 近半數人希望“紅包”翻番
針對“您對今年紅包的期望值”一題,有96人選擇了“比去年翻番”,接近受訪者總數的一半,有64人選擇了“和去年差不多就行”,另外20人、12人和8人分別選擇了“不要低于去年”、“有發(fā)的就行”和“不做指望,能按時發(fā)”。
潘小姐在一家教育機構任職,她告訴記者她進單位已經四年了,每年年底單位都發(fā)一樣的年終獎:一張1500元的購物卡。潘小姐選擇了“比去年翻番”,她風趣地說:“期望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今年物價漲得太離譜了,期待單位年終獎‘給力’。”
記者調查中確實發(fā)現(xiàn),單位發(fā)放年終獎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門,除了錢之外,購物卡也是比較普遍的形式,還有些單位發(fā)給員工自家的產品或者一些生活用品等,而調查顯示,受訪者最希望得到的年終獎還是現(xiàn)金。
用途 旅游成支配年終獎佳選
“你會將年終獎主要用于哪方面?”其中有過春節(jié)、還房貸、外出旅游、存起來等選項,雖然各項選擇的人數差別不大,但選擇“外出旅游”的人稍多,占28%。而這部分人多是平時工作太忙,沒時間旅游的市民。
而在回答這一問題時,一位受訪者在“其他”選項中,特意注明了“給老婆”。這位受訪者姓林,是一家IT公司的職員。“其實表面上說是把年終獎給了老婆,但我知道她把這份錢全都用在了兩家老人身上。我看在眼里也樂在心里,所以以后每年的年終獎我都全數上交,寫上‘給老婆’我也不覺得丟人。”林先生說。
■分析
不同行業(yè)年終獎差距大
在調查問卷中,記者發(fā)現(xiàn),年終獎“因行而異”現(xiàn)象明顯。有一道題目是“您認為50000元以上屬于哪個行業(yè)?”其中有 140人選擇了“金融保險 ”,有 44人選擇了“房地產”,另有12人和4人分別選擇了“汽車”和“其他”。
金融保險業(yè)的年終獎真的能有這么高嗎?銀河期貨青島營業(yè)部的總經理龐大為表示,在金融行業(yè)里,影響年終獎最主要的兩個因素是級別和績效。“像股份制銀行的中層、證券公司的優(yōu)秀證券商、保險公司的高管年終獎的獎金額度有可能達到5位數甚至是6位數,相比之下期貨公司可能會差一些,就像我們公司因為是去年剛剛成立,去年年底發(fā)給員工的年終獎平均大概是七八千左右,今年公司逐步走向正規(guī),公司業(yè)績也有較大突破,因此預計今年年終獎也會有大幅度增加,力爭突破5位數。”
同時,龐經理還表示,在分發(fā)員工的年終獎問題上,也有讓人頭疼的一方面,“因為是按照績效發(fā)放,所以一定會有多有少,相差兩三倍都是很正常的,有些員工難免會心存不滿,有的甚至為此而辭職,但是從另一方面這種發(fā)放年終獎的形式也體現(xiàn)了員工的勞動價值,多勞多得。所以,我們盡量做到讓多數員工滿意。”
■專家
年終獎有多重激勵作用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有不少單位為了留住員工,有時會拖延年終獎的發(fā)放。青島科技大學政法學院魏紅衛(wèi)教授說,年終獎,顧名思義,就該在年底前發(fā)給員工。年終獎對于一般員工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如果企業(yè)不按時發(fā)放,很傷員工的感情。“遲發(fā)年終獎,可能不僅留不住員工,還會加速員工流失。企業(yè)遲發(fā)年終獎,不僅有失德之處,更有侵權之嫌。依照《勞動法》等規(guī)定,年終獎是員工工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勞動報酬的范圍,受法律保護。有意推遲發(fā)放年終獎,無異于欠薪,是不折不扣的違法行為。”魏紅衛(wèi)說,企業(yè)要想留住員工,必須尊重員工,最好不要遲發(fā)年終獎。
“年終獎其實并不是天上掉的餡餅,是員工的正常所得。年終獎在多層意義上都會對員工產生一種激勵。”島城心理咨詢師宮曉斐說,最直接的就是有錢拿;其次,中國人的內心,特別是年終,總是有一種要慶祝的愿望 ,所以有這種獎勵,是一種對本能的滿足 ;第三,可以得到一種自我安慰 ,平時可能拿到手的工資不多,但是可能告訴自己年終會有獎勵,所以平時工作也有了動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