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本報刊發(fā)了《驢友遭蛇咬命懸一線 記者急尋藥連問17家醫(yī)院》一文,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島城分布的蛇有哪些種類?在野外遇到蛇該怎么辦?10月10日,記者專門采訪了青島動物園兩棲爬行館的相關專家。據(jù)介紹,目前青島共分布著十余種蛇,包括赤鏈蛇、烏梢蛇和蝮蛇等,但是八成是無毒或低毒蛇,僅“黑眉蝮蛇”和“尖吻蝮”毒性較強,同時專家表示,市民在戶外遇到蛇不要驚慌,可以通過跑“之”字形路線擺脫蛇的追趕。
八醫(yī)
入夏以來已接診80余例
10月9日,李滄區(qū)居民姜先生在爬嶗山時不慎被蝮蛇咬傷中毒,后及時注射抗蝮蛇毒血清才脫離危險。11日下午,記者從第八人民醫(yī)院了解到,入夏以來,已經(jīng)有多人因被蛇咬傷而被送到醫(yī)院救治。“截至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接診了80余例被蛇咬傷的傷者了,其中60余例是被毒蛇咬傷的,其余的是被弱毒或無毒蛇咬傷的。”第八人民醫(yī)院急診室的王主任告訴記者,醫(yī)院每年都會接診不少被蛇咬傷的市民,其中夏、秋兩季最多,入夏以來,急診室已經(jīng)接診了80余例被蛇咬傷的市民。
“被蛇咬傷的一般是爬山的市民和下地勞作的農民!”王主任告訴記者,被毒蛇咬傷的人群以青壯年為主,偶爾也有老人和孩子,而咬傷市民的毒蛇中,嶗山蝮蛇占了九成以上,其余的一般為虎斑游蛇、赤鏈蛇等低毒、無毒蛇。
調查
青島有十余種蛇
島城到底分布著多少種蛇呢?11日上午,記者聯(lián)系到青島動物園兩棲爬行館的專家寧戰(zhàn)芳,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山東分布著20余種蛇,而青島有十余種蛇。“我們常見的有赤鏈蛇、菜花蛇、烏梢蛇等。”隨后,寧戰(zhàn)芳向記者展示了館內飼養(yǎng)的蛇,包括外表帶有紅色窄橫紋的赤鏈蛇,背部正中有一條黃色縱紋的烏梢蛇,以及長勢很快的菜花蛇等。
“還有虎尾蛇、虎斑游蛇、蝮蛇等。”寧戰(zhàn)芳告訴記者,除了前面三種蛇外,還有在尾巴附近有多個黑黃色的圓圈、從外表看長得很像老虎尾巴的虎尾蛇,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的虎斑游蛇,以及頭部呈三角形、在嶗山比較容易見到的蝮蛇。
毒性
八成蛇低毒或無毒
“在青島分布的十余種蛇中,八成蛇為無毒或低毒蛇。”采訪中,寧戰(zhàn)芳告訴記者,赤鏈蛇、菜花蛇和烏梢蛇雖然常見,但是都沒有毒,所以市民在遇到時沒有必要驚慌。“虎斑游蛇屬低毒蛇。”據(jù)寧戰(zhàn)芳介紹,虎斑游蛇屬于游蛇科,而游蛇科多數(shù)為無毒蛇,部分為后溝牙毒蛇和無毒牙毒蛇,其毒性不大。
“而毒性最強的是蝮蛇,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土虺(huī)。”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嶗山和郊區(qū)比較常見的是黑眉蝮蛇,這種毒蛇比較明顯的特征是眼睛被一條黑色的花紋覆蓋,毒性很強,被咬傷后傷者很容易有生命危險。“還有一種蝮蛇是‘尖吻蝮’,也就是我們說的五步蛇,這種蛇在郊區(qū)比較常見,并被稱為‘草上飛’或‘風梢’。”據(jù)寧戰(zhàn)芳介紹,這種蝮蛇吻端突出且向上翹起,毒性很強。
赤鏈蛇(無毒)
赤鏈蛇又稱火赤鏈。全長約1米,體背黑褐色。赤鏈蛇常見于田野、山坡、路旁、竹林、村舍和水域附近,常卷曲成團,伏于草堆下。多在傍晚活動。
菜花蛇(無毒)
菜花蛇學名王錦蛇,又稱大王蛇、蛇王等。屬長勢最快、形體較大的蛇類。棲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帶,活動于河邊、水塘邊及其他靠近水域的地方。
烏梢蛇(無毒)
烏梢蛇俗稱烏蛇、烏風蛇,屬形體較大的無毒蛇,生活在丘陵地帶,以蛙類(主食)、蜥蜴、魚類、鼠類等為食。由于遭受人類捕殺,數(shù)量日益減少。
虎尾蛇(無毒)
虎尾蛇背部灰褐色,腹部黃色或黃白色,尾部有黑色環(huán)狀條紋,如同老虎的尾巴;⑽采邿o毒,以鼠類為食,亦吃鳥及鳥蛋。
虎斑游蛇(低毒)
虎斑游蛇俗稱野雞脖子、竹竿青等。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前端兩側有粗大的黑色與橘紅色斑塊相間排列,枕部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八”形斑。
黑眉蝮蛇(劇毒)
黑眉蝮蛇比較明顯的特征是眼睛被一條黑色的花紋覆蓋。黑眉蝮蛇遇到人類的驚嚇容易傷人。多潛伏于灌叢下、枯草邊、石板下或巖縫中。
支招
遇到蛇,跑“之”字形擺脫
采訪中,寧戰(zhàn)芳告訴記者,被毒蛇咬傷事件大多發(fā)生在人踩到或逼近蛇時,所以市民比較容易被咬傷的部位是下身,如腳趾、腳和小腿下部,寧戰(zhàn)芳提醒市民,在樹林和草地等蛇類容易出沒的地方行走時盡量穿厚衣服和靴子。“在遇到蛇時不要驚慌,因為蛇的視力微弱 ,只能對較近的物體看得清楚。”寧戰(zhàn)芳告訴記者,由于蛇的視覺不敏銳,只能辨認距離比較近的活動物體,所以蛇很難看見1米以外的物體,而對于靜止的物體更是“視而不見”。
“如果被蛇追趕,千萬不要跑直線。”寧戰(zhàn)芳表示,如果遇到毒蛇追趕,市民可以跑“之”字形或“S”形,因為蛇的“肺活量”比較小,在爬行一段路程后,就會疲憊而放棄追趕,如果遇到蛇,要正面注視蛇,注意蛇攻擊的方向,左右躲避。“另外,由于蛇類在夜間比較活躍,所以市民盡量避免在夜間外出。”寧戰(zhàn)芳提醒說,晚上能見度比較差,市民在草叢等蛇類出沒的地方走動會無意間驚動蛇,比較容易被咬傷。 文/圖 本報記者 付連興 鮑福玉 (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