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跟著經(jīng)常給老兩口送米送面的好心人李俊橋先生一起,采訪了這對富有傳奇色彩的老夫妻。
一條4米寬的土路蜿蜒伸進(jìn)群山深處,在兩孔陰暗潮濕的窯洞里,記者見到了女主角81歲的岳大妮。
老人眼不花,耳不聾,口齒清楚,思維清晰。
岳大妮說,她早晨去新密市撿破爛了,才回來。
岳大妮說,平時多在禹州、新密以及徐莊周邊鄉(xiāng)鎮(zhèn)撿破爛,徒步,每天往返20多公里。
一對傳奇老人幽居洞穴15年
近日,記者接到市民報料,在登封宣化鎮(zhèn)七里廟李家灣路旁邊的洞穴內(nèi),住著一對老夫妻。
丈夫年輕時被譽為“虎頭山第一大力士”,妻子也因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爬樹摘果輕疾如猿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猴精”。
老夫妻15年來幽居洞穴,與世無爭,清苦度日。
晚報記者 袁建龍
通訊員 張朝暉 文/圖
“我要伺候老伴活到一百歲”
15年前,李雖突然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從此岳大妮就和老伴一塊兒住進(jìn)了路旁的這處洞穴。這處洞穴是岳大妮和李雖夫妻倆從山上把石塊一塊一塊搬下來壘砌成的。
2005年,岳大妮的大兒子因病不治身亡,媳婦帶著孫子孫女改嫁他人。早年二兒子招贅外鄉(xiāng)當(dāng)了上門女婿。女兒遠(yuǎn)嫁千里之外。
從此老兩口開始了風(fēng)燭殘年相依為命的生活。
雖然李雖耳聾眼瞎,常年臥床,但是食量驚人,一頓飯能抵3個成人的飯量。
岳大妮只種了7分坡地,一年四季,溫飽問題捉襟見肘。
好心的街坊鄰居時常東家一瓢面、西家一碗米,接濟(jì)老兩口。
岳大妮雖然已經(jīng)是80多歲的人了,但是照樣上山打柴,爬樹摘果子。
老人笑呵呵地說,不上山打柴燒啥?不爬樹摘果子吃啥?我要照顧老伴活到一百歲。
“絕代雙驕”演繹功夫傳奇
岳大妮的丈夫叫李雖,今年90歲。
說起岳大妮夫妻倆年輕時候的事,七里廟村60歲以上的老人無不眉飛色舞。
李雖力大無比,能輕松抱起三百多斤的石磙,面不改色,心不急跳,氣不長出,村人稱他是“虎頭山第一大力士”。
李雖古道熱腸,幫助村里人干活一個人能頂四五個。“那時候從來沒有外人敢到俺村惹是生非,李雖兩只胳膊擔(dān)兩個大人根本不在乎,稍微一攢勁就掄出三五米。”
岳大妮也不含糊,雖說女流之輩,個子不大,但無論上山摘酸棗、爬樹摘果子,還是下河抓魚、捉黃鱔、摸螃蟹都不在話下。別人上樹都是順著上,她卻能頭朝下倒著上,而且速度不亞于別人,令人嘆為觀止。因此村人贈其綽號“猴精”。
村里的年輕人贊美他們是“絕代雙驕”。村里人都說這對夫妻的功夫是天生的,在娘胎里就練成了。
說起岳大妮爬樹的故事,家住新密市的李俊橋是親眼目睹。
2008年秋天,李俊橋去徐莊鎮(zhèn)辦事,經(jīng)過虎頭山,看見山上成熟的柿子紅彤彤惹人喜愛,這時過來一個身背一大捆干柴的老太太,她三下兩下就爬上樹了,輕松地摘了幾個熟透的柿子,遞到了瞠目結(jié)舌的李俊橋手里。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