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銀座商城的這家名表店里,所有手表的平均價格在10萬元以上。
18日,世界名表品牌“愛彼”高調登陸濟南,加上之前在貴和已設立專柜的江詩丹頓,世界三大名表品牌(百達翡麗 、江詩丹頓 、愛彼)已有兩大品牌登陸濟南。
不過,動輒 10萬元以上的手表銷量到底如何呢?又有哪些人是此類奢侈品的消費者呢?
一塊八邊形的皇家橡樹表要10萬元以上,一款千禧系列的表要31.4萬元,這是愛彼表銀座商城專賣店里的最新價格。與之相鄰的另一奢侈品牌卡地亞,一款手表的價格在38萬元。
連續(xù)兩天,記者走訪省城的銀座和貴和了解到,目前在濟南銷售的名表中,不少品牌都有一兩款超過100萬元的高檔表。在銀座商城伯爵表銷售區(qū),銷售人員說,最便宜的一款女式腕表4.5萬元,最便宜的男式腕表也超過10萬元,最貴的一款達90.25萬元,還有一款71.28萬元。
貴和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節(jié)前這段時間來買高檔手表的人比較多,前天剛賣出去一款35萬元的,購買者是一位年輕男士,此前曾來買過一款89萬元的,“有的人買表是為了投資,名表都會升值的”。
名表能升值,真是這樣嗎?原來,許多品牌名表每年的4月份和9月份一般都會選擇提價一次。銀座商城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提價幅度在4%-15%。
漲價的原因除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外,給擁有者創(chuàng)造增值空間才是廠家的首要目的。
很顯然,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工薪族來說,這種天價表無疑是奢侈品。那么到底是誰在購買這類名表呢?
其實,早在今年5月份,著名奢侈品牌GUCCI在濟南開業(yè)時,許多商品在開業(yè)前就已被預訂,以致其亞太區(qū)行政總裁鄧婉穎不由感嘆,“濟南這個二線城市,具有一線城市的購買力”。當時,GUCCI特意邀請了銀座VIP會員中年消費額排前200名的會員,這些人的年消費額平均在25萬元左右。
貴和、銀座的銷售人員均表示,濟南的奢侈品市場主要有以下三個消費群體:一是經濟實力雄厚者,如個體業(yè)主或國有企業(yè)的經營者;二是“金領”,他們月薪高,品牌忠誠度也高;三是送禮者,他們不惜耗巨資購買名牌,作為足夠體面的禮品贈送他人。
■編后語
頂級品牌進駐的冷思考
記得一份研究報告說,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奢侈品在全球范圍內銷售下滑了10%,但在中國卻發(fā)生了例外:逆勢上漲,增幅居全球第一;氐轿覀兩磉,濟南人在奢侈品的消費上也毫不遜色,以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頂級品牌紛紛進駐。
想想確實挺怪,經濟明明不景氣了,大家的收入明明縮水了,那么對奢侈品的消費理應減少才對。但是,我們身邊的奢侈品市場卻率先出現(xiàn)了反常的回暖,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焦慮。因為對于一個依然面臨著種種危機的經濟體來說,寶貴的資金流入實體經濟才是正道,因此我們有必要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人在將大把大把的鈔票換成奢侈品,他們這么選擇出于何種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