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日),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專家認為,這次南京出現的因食用小龍蝦出現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是一種名為哈夫病的疾病。專家同時指出,南京消費者患哈夫病呈現的高散發(fā)特征,可能還與中國人的體質有關。
目前,我國的研究人員正利用從南京幾大批發(fā)市場抽取的來源于不同地區(qū)的小龍蝦樣本,進行致病因素的逐一排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吳永寧表示,中國疾控中心、江蘇疾控中心和北京疾控中心等單位,對提取的小龍蝦樣本以及患者的血樣和尿樣采用三種不同方法進行了900多種有關化學物質的篩查,均沒有發(fā)現市場中采集的小龍蝦中存在已知可疑的或者可以導致橫紋肌溶解的化學物質。
據江蘇省疾控中心理化檢測所所長馬永建介紹,致病物質可能屬于是飼料類的,有可能是因為通過飼料的生物鏈,在小龍蝦體內積蓄而引起人體的中毒。
另據推斷,某些小龍蝦體內肯定存在某種致病的物質。而這種物質的來源,目前還不得而知。據專家介紹,這種致病物質,有一種可能是來自于污染水域,被小龍蝦吸收后聚集在體內;此外還有可能是某種生物毒素。專家推測,這種生物毒素很可能是由于小龍蝦死亡變質后帶來的。
專家指出,此次南京消費者患哈夫病呈現的高散發(fā)特征,可能還與中國人的體質有關。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研究室主任袁云說,“我們通過基因檢查發(fā)現咱們中國人有一種脂肪代謝酶,它的基因缺陷很多見,有可能引起骨骼肌溶解或急性的全身肢體無力。這樣的情況往往是拉肚子以后,或者劇烈活動后出現發(fā)病,過幾天慢慢就好了。而這個酶的基因突變,在國人中很常見。我推測,這種癥狀可能跟咱們中國人常常帶有這個致病基因有關系,平時沒事,一旦拉肚子,或者劇烈活動,又或者受毒素的影響,就會引起發(fā)病,這是跟咱們中國人的這個體質有關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