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央社”報道,美國科學期刊《人格與個別差異》刊登最新研究指出,婚后的相處不會讓夫妻個性變得接近,如果夫妻個性相近其實是因為原本個性就很像。 長久以來,許多結(jié)婚多年的夫妻被認為個性相近,然而,究竟是婚姻生活的相處使得原本個性不同的兩個個體變成相近,還是原本雙方就是因為個性相近而結(jié)婚,則是科學家想要深入探究的主題。 最新1期11月號的“人格與個別差異”(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當中,刊載了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研究人員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人類尋找結(jié)婚對象的時候,通常傾向于選擇與自己具有相同個性特質(zhì)的,因此,婚姻生活的演進并不會讓夫妻雙方變得個性接近,而是從一開始雙方其實個性特質(zhì)就非常接近。 “人格與個別差異”是1980年由艾瑟維爾雜志(Elsevier)成立的科學期刊,每2個月出刊1次。 在這項研究當中,密歇根州立大學研究人員針對1296對夫妻進行人格與行為分析,評估指標包括每個人是否具有野心、擅長交際、易怒、有沒有暴力傾向以及有沒有為計劃預做準備的習慣等。這些夫妻結(jié)婚時間在2年至19年間不等。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結(jié)婚時間的長短與夫妻雙方個性的近似程度并沒有正相關(guān),夫妻之間如果個性非常接近,其實是因為選擇配偶時挑選了跟自己個性接近的對象,而不是因為相處而逐漸變得相像。 主持這項研究的密歇根州立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候選人漢巴德(Mikhila Humbad)也指出,唯一例外的項目是攻擊性。 漢巴德說,如果夫妻之間某1人具有暴力傾向,另1人很可能用相同方式來回應,時間久了也會變得越來越暴力。 至于為何人類會挑選與自己個性相近的對象結(jié)婚?漢巴德認為,可能跟繁衍后代有關(guān),因為選擇與自己人格特質(zhì)相同的對象結(jié)婚,可以增加把這些特性遺傳給子女的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