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游戲管理暫行措施》(以下簡稱《措施》)8月1日起實行,各方聲音叫好有之,嘲諷、貶損也不少?v觀近日媒體評論,一個廣泛的觀點是:網游實名制不可能解決未成年人沉淪網游不能自拔的問題。因為利益的原因,大部分網游公司對實行實名制,態(tài)度不太積極,并且網游公司自己也沒有才能或者沒有權利對用戶身份進行如實的斷定。而對未成年人來說,有應用成年人的身份證號、應用身份證號碼生成器、甚至“私服”“代理”等各種措施,繞開實名制的束縛。
參與制定《措施》的文化部專家稱,上述觀點完整是對《措施》的誤讀。7月30日,文化部又下發(fā)了“文化部關于貫徹實行《網絡游戲管理暫行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兩者聯(lián)手,理論上的漏洞基礎已經堵住。他坦承,是否有實際后果,可能需要半年時間才干知道。
實名制有3到6個月的緩沖期
數(shù)年前,網絡防沉迷系統(tǒng)開端推行,從履行情況看,只能說“差能人意”。除了幾家大的網游公司履行比較認真外,大批中小公司卻不當回事。而網游實名制履行數(shù)日來,包含本報記者在內,有不少人嘗試用繞過實名制的方法注冊網游。這個方法在個別大的網游公司行不通,而在大多數(shù)公司則是通行無阻。
有接近本報的業(yè)內人士流露,為了更多吸引玩家,充滿網絡的網頁游戲如今都在強推“快速注冊”法;更有一些急吼吼的網游公司,在玩家快速注冊完畢后,直接就登錄到游戲頁面。因為吸引雷同數(shù)量的玩家,繞開身份證登記的步驟,就相當于節(jié)儉了30%的推廣費用。目前,以推廣費用最便宜的網頁游戲為例,吸引一個玩家的推廣費用一般在2-8元。因身份證登記而產生的成本,對那些中小網游公司而言是一筆相當大的費用。
戎英杰,參與制定《措施》的文化部專家。他說,在“通知”里已明白了,以8月1日為界,新、老網游將有3和6個月的緩沖期。這是為了讓網游公司能夠有時間保存和更新數(shù)據。戎英杰說:“超過時限仍然未強迫履行實名制的網絡游戲,一旦被查證,將會遭到相應處分!
玩家的利益有了法律的保護
《措施》規(guī)定了網游公司必須強迫履行實名身份注冊,而非防沉迷系統(tǒng)中的可選。在“通知”里,則明白了監(jiān)管和懲處的措施。對任何一家想正規(guī)經營的網游公司而言,除了履行沒有第二條路可走,杜絕了“不積極”履行的可能。
在網游新規(guī)里,對玩家而言,被盜設備、被騙金錢乃至被網游公司惡意訛詐等“傷心事”都有了可以投訴和說理的處所,并可得到法律的保護。玩家利益的保護有了法律根據,但是玩家如果試圖繞開實名制,可能遭遇的成果將是“嚴重”甚至“慘痛”的。
“在《措施》和"通知"里,我們都有大批條款對玩家的權益進行保護,但是所有的保護都基于一個前提,玩家必須實名注冊。如果玩家沒用實名登記,那么按照新規(guī),網游公司可以拒絕供給服務!比钟⒔苷f,“這是充分考慮到了玩家心理,在現(xiàn)有條件下為推行網游實名制所做的最好的設定!
將嚴懲網游公司惡意“吸金”
《措施》第十八條規(guī)定:“不得在網絡游戲中設置未經網絡游戲用戶批準的強迫對戰(zhàn)!睆娖葘(zhàn)就是玩家們最愛好的PK。很多評論認為,此規(guī)定下降了網游的可玩性。
戎英杰表現(xiàn),抵制網游中的不良、低俗內容,得到絕大部分人尤其是家長們的歡迎,大部分玩家則怨氣沖天。而《措施》中關于防止網游公司惡意“吸金”和條款卻被大眾疏忽了。
事實上,網游公司惡意“吸金”的行動,已成業(yè)內的一個“毒瘤”。為了商業(yè)利益最大化而不擇手段,網游公司不惜以欺騙手段來勾引玩家投入金錢。國家消息出版總署副署長孫壽山指出,惡意“吸金”的社會反應很惡劣,已經嚴重侵害了網游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有不愿具名的網游公司高管向本報爆料,在目前的網游界,類似“開寶箱”之類由玩家支付小額金錢進行抽獎的游戲營收,一般占到網游收入的20%左右。行規(guī)是,游戲公司每收入1萬元國民幣,投入虛擬價值1000到2000元的各類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