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銷商存在的把戲
所謂的廠家直銷幾乎是不存在的。地板經(jīng)銷商都擁有自己進貨的渠道,然后掛個牌子而已。對于廠家來說,這樣又不用自己出錢開店,倒是樂享其成。
誤以為售貨員就是地板 行家
由于普通消費者對地板不了解,以為賣地板的人都是地板的專家。其實他們也并非是地板專家。
選購地板千萬不要貪便宜
很多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都會細心衡量,因為裝修畢竟也是個大頭,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相當大的。所以很多消費者會選擇一些處理板 。據(jù)裝修后的王先生介紹,市面上有一種非標板,就是把出了問題的大板改成小板,或者邊角料等。雖然便宜,但是一旦你家一個很小的面積除了問題,都得將整個屋的地板全部拆除或者換材,反而不劃算。
還有一種叫處理板,就是一些板材鋪設好后出現(xiàn)問題被拆掉的板。出廠的貨品,除非有質(zhì)量問題,廠家一般是不回收的。就算收回,也是簡單處理,然后再放入好貨里面一起賣給其他客戶。還有商家在加工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例如崩角、折邊的,一些不良的廠家或者經(jīng)銷商也會用各種渠道將其賣掉。
貨不對板
有些商家為了利潤最大化,是把色澤和紋理相似的便宜品種當成高價的品牌來賣,然后高價格出售。所以從法規(guī)角度來說,也不能很準確地界定誰好誰不好。
鋪設費用有蹊蹺
相信裝修和沒裝修過的消費者都知道,地板會提供鋪設服務,而且費用相當?shù)。不難理解,經(jīng)銷商把地板鋪設轉包給其他的裝修隊。經(jīng)銷商賺的是地板的錢,然后還可以從裝修隊拿點回扣。試想一下,鋪設地板的工藝比鋪瓷磚復雜,那么怎么可能施工報價鋪瓷磚還要低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