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夕陽西下的波濤大海上,落日余輝格外壯麗的灑滿天空,萬條金線接天浮動。橘紅色的晚霞仿佛一團在天際盡頭霍霍燃燒的火焰,閃動著,隨風飄向遠方。
被染成紅色的海水安靜安詳,鯨兒愜意的浮游其上,任憑溫柔的海水將周身圍繞。在光滑平整的鯨背上,少年吹起了婉轉(zhuǎn)的笛聲;兩個不同發(fā)色和衣裝的少女一個安詳彈奏懷中的琵琶,一個微閉雙眼緩緩梳理被夕陽染成金色的秀麗銀發(fā)。
笛聲合著琵琶,奏出一曲婉轉(zhuǎn)婉轉(zhuǎn)又飽含著無窮憂傷的樂曲悠悠回蕩在無邊的大海上。夕陽為證、大海為證、手中的竹笛、琵琶和木梳在此刻見證產(chǎn)生在這里的一切--"我們?nèi)艘肋h在一起,永遠不離開!"
可還記得開篇所述這幅經(jīng)典的畫面?不錯,這便是《軒轅劍3外傳:天之痕》其中一幕被玩家堪稱"永恒"的瑰麗畫卷。在橘紅色的海洋上,游戲里的三位主角在溫柔的鯨背上相視而坐,用笛音、琵琶和木梳交換彼此心中的約定,那個無論產(chǎn)生什么事情也要永遠在一起的約定;而背景音樂則是《天之痕》里的經(jīng)典樂章"如憶玉兒曲"。
《天之痕》是《軒轅劍》系列一個相當成功的外傳游戲,不論是畫面設定、人物造型、主題劇情亦或是背景音樂都在無形之中流露著一種名為"溫馨"和"悼念"的心緒。
說起DOOM的《軒轅劍》系列,其背景音樂絕對是有目共睹,就筆者所玩過的所有正體和外傳游戲來看,《天之痕》的配樂是當之無愧的經(jīng)典佳作。大到蕩氣回腸的主題樂章"如憶玉兒",小到升級時歡悅暢快的動感音質(zhì)(其實最愛聽這個,又升一級啦)。還有痛快淋林,動感十足的戰(zhàn)場樂章;清幽純樸的然翁居樂章。另外,大興城內(nèi)那首以古箏為主所彈奏出的古樸雅致,古香古色的背景音樂也令筆者尤為贊嘆。
"如憶玉兒曲"是《天之痕》的第一主題THEME。僅在游戲中就多次在不同場合以數(shù)個不同的版本呈現(xiàn),例如電子樂版、琵琶版、竹簫版等等。雖然經(jīng)由合成后的電子樂比起其它版本更顯得美好動人,但筆者卻是更重視琵琶版的《如憶玉兒》。作為游戲女主角之一的拓跋玉兒同樣也是這首樂曲的核心人物,在游戲中玉兒便是用琵琶和靖仇的笛子共同彈奏出這曲美好的樂章。
琵琶所營造出的樂曲不論何時聽來都帶有一絲些微的發(fā)抖與莫名的哀傷,緩轉(zhuǎn)委婉,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而那個故事就在天空的盡頭,在那被稱為天之痕的狹縫里。任我們在閉目凝聽之際,不覺再一次被那"只愿三人永相伴"的誓言讓淚水浸濕眼簾。
和歷代《軒轅劍》有所不同,《天之痕》雖然也含帶時下RPG中風行的兒女情長,但更重要的內(nèi)容是以烘托出人性的決定為主,不同人物面對雷同事情的不同選擇。而游戲末尾陳靖仇在伏羲神殿的天女白玉陣中面對要不要回生玉兒的選擇不單只對他個人而言,對全部游戲的發(fā)展以及結(jié)局來說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呈現(xiàn)在RPG中的多角戀愛太多了,而且每一場戀愛似乎都要就義一人方可作罷。
就這樣,我們的主角也必須在天下大義和兒女情長之間、在于小雪和拓跋玉兒兩具生命之間作出唯一的選擇。"如憶玉兒曲"正是為就義玉兒的這一結(jié)局,或者說這一選擇所出生。
相識就怕相忘,生逝世相惜的伙伴、心心相映的戀人如果要以永恒的忘記作為最終的結(jié)局那么寧可當初不要相逢,以免徒層更多的悲傷。在虛空中哀傷的音樂悠然響起,一聲又一聲的琵琶之音仿佛穿越時空般紛紛傳入我們的耳際。
誰愿意信任?這首蕩氣回腸的"如憶玉兒曲"所暗示的竟然是陳靖仇和拓跋玉兒永遠的相忘和再也無法回頭的分別。即使還有來世,即使可以轉(zhuǎn)生,卻再沒有了昔日的情緣,也再喚不出曾經(jīng)親切的名字。這樣的第二次生命,在筆者看來似乎一點意義也沒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