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零時,由馮小剛執(zhí)導的巨作《唐山大地震》已在沈陽各大影院上映。記者也第一時間來到沈陽華辰影城觀看首映。結(jié)束后,特總結(jié)出觀看《唐山大地震》不能錯過的六大鏡頭和觀眾觀影時的四個注意事項。
指南之一:
不可錯過的六大鏡頭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觀賞性很強的電影。徐帆的表演有突破,張靜初的表演可圈可點,新人李晨更是表現(xiàn)不俗。這些都是電影值得關(guān)注的。但除此之外,記者還想提示你有六個經(jīng)典鏡頭千萬不要錯過。
[地震前生物的非常態(tài)反應場面]
安靜的唐山,震前幾十萬只蜻蜓飛過唐山市,金魚從魚缸里往外跳的場景十分震動,生物的變更預示了災害的到來。
[4分鐘地震鏡頭]
唐山大地震雖然只產(chǎn)生了23秒,但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的的地震特技鏡頭有四分鐘之多,房屋倒塌,山崩地裂,斷壁殘垣、逝世尸遍地,飛機空投。特技鏡頭和《2012》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決定”到底是救兒子還是救女兒]
方登姐弟倆被砸在一塊水泥板下,母親李元妮跑過來只看到一頭的方達,卻看不到被砸在另一頭的方登,時間緊急,再不救就來不及了,在艱巨決定中,李元妮痛哭地喊出“救弟弟”。被媽媽放棄的方登默默地將手中的石頭扔下,閉上雙眼哭了嘴里還念叨著“媽媽”。
[重逢]
成年后的姐弟二人在汶川災區(qū)做志愿者時意外重逢,32年來都不愿回到唐山找親人的方登終于跟弟弟回了家。面對母親,滿眼怨恨。
[徐帆驚天一跪]
由于地震中只救兒子而沒有救到女兒,32年后,母女相見,徐帆最后為了求得女兒的諒解突然下跪,這個動作幾乎讓所有觀眾“決堤”。據(jù)說,這個下跪的動作還是徐帆自己想到的。
[片尾曲《心經(jīng)》]
除了影片本身吸引人外,影片的片尾曲也是一個亮點。此前,馮小剛和王菲為片尾曲作出了很多努力,最終才斷定用了《心經(jīng)》。電影的內(nèi)容配上王菲天籟般的嗓音,保證會讓你久久不愿離去。
指南之二:
觀影的四個注意事項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催淚之作,也是一部名副其實的震動之作,所以提示觀眾看電影要注意以下四點。
[觀看時請攜帶紙巾]
《唐山大地震》的哭點比較多,經(jīng)常有哭得“稀里嘩啦”的場面。為了避免產(chǎn)生鼻涕眼淚一起混在臉上或嘴里的情況,觀影者最好自帶一包紙巾。如果是哭點較低的觀影者,可以攜帶兩包。
[心臟病、高血壓請慎重觀影]
據(jù)悉,《唐山大地震》在唐山舉辦萬人首映時,門票上提示說“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的人請慎重選擇”,甚至大批醫(yī)療車現(xiàn)場待命。盡管有些夸張,但心臟病、高血壓患者在封閉的空間內(nèi)觀看如此激烈且充滿情感的電影,應當注意。
[兒童觀看必定要有家長陪伴]
雖然地震的時間只持續(xù)了23秒,但電影中有不少人被壓逝世砸逝世的直白場面,還有不少逝世尸和殘肢,看起來相當驚心動魄,年紀較小的兒童適應不了,所以記者建議兒童觀看,最好有家長陪伴。
[觀影前最好不要化裝]
不要化裝的理由很簡略,因為哭場太多,粉底會掉,眼影會花,睫毛膏會粘得到處都是,混在一起,電影結(jié)束后也就不用見人了。
本報記者藍恩發(fā) 見習記者朱思奇
(沈陽日報)
相關(guān)閱讀